今年以来,长时间的低温阴雨,降水多、湿度大、光照少,导致田间积水多,作物光合作用弱,对我省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如何有效应对,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省农业厅的专家们为你献计献策。
肥水管理很重要
据农业部门调查,由于持续阴雨,导致播种移栽期普遍推迟,当前春花作物苗情长势缓慢,叶龄和苗体差异较大。蔬菜生产和茄果类、瓜类蔬菜育苗受较大影响,露地蔬菜渍水田块较多,大棚蔬果普遍生长不良,有的遭受冻害;茄果类、瓜类蔬菜定植期推迟或缓苗慢、黄萎;部分西甜瓜、茄果类蔬菜育苗因温度低、光照弱,普遍长势弱、生长不良,或徒长成高脚苗。
针对当前生产情况,应加大春花作物田间管理力度,促进春发,努力夺取春粮丰收。
清沟排水,降湿防渍。阴雨天气加上低温冰冻,春花作物田畦沟泥土坍塌严重,堵塞田面,积水现象较普遍,一定要开好“三沟”,排除田面积水,降低地下水位,促进根系生长,以防渍害和早衰发生。
分类指导,科学施肥。针对春花作物生长情况,迟播且生长偏弱的大小麦三类苗,及时施早春肥,促进分蘖增苗,促进苗情转化,可亩施尿素8-10公斤,磷肥15-20公斤(或亩施三元复合肥25-35公斤);二类苗,亩施尿素5-7公斤;一类苗和部分苗体黑嫩田块可适当少施肥。至3月上旬,麦苗开始拔节、苗色退淡,应根据田块落黄情况亩施尿素5-8公斤,以提高成穗率。
油菜田根据长势情况,亩施尿素5-8公斤,部分缺磷田块(叶片发红)在此基础上增施磷肥15-20公斤。随着气温回升,对于早播早栽油菜田,见蕾每亩即施春苔肥尿素10-12公斤,3月上中旬施苔肥尿素5公斤。
绿肥田要做好“以小肥换大肥”工作,抓紧增施磷钾肥,对受冻重、生长差的田块,要适施速效氮肥,以促其恢复生长。
蔬菜生产上,首先要做好清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防渍害。其次是做好设施保温工作,防冻害。还要加强病害防治,重视保苗补苗,科学通风,防萎蔫和有害气体危害,补充营养促生长。
病虫防治要抓紧
当前,低温寡照造成农作物长势弱、抗病力差,病虫危害同时加大,因此要重点关注以下作物和病害的预防工作。
早稻防病虫。3月份,我省逐渐进入早稻播种期。早稻育秧,要求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最低气温在5℃以上,并有3—5个晴好天气。如果低于这些气象条件,便可导致烂秧。长时间的低温阴雨,早稻秧苗便会发生生理机能障碍而至烂秧死苗,连日阴雨则会引起腐霉菌病害,加重烂秧死苗。早籼稻幼苗,当日平均温度在6℃—7℃、连续阴雨达2—3天,就会造成烂根,天晴后出现青枯死苗。
发生烂秧后,药剂防治效果较差,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不宜过早播种。根据气象预报,等到日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再播种。2.药剂浸种,进行催芽处理,减少在土壤中出苗时间,降低水稻青枯病、立枯病发生概率,保障作物的正常生长。3.提倡工厂化育秧,当出现低于6℃低温时,要及时采取措施做好保温工作。
大棚作物防病虫。低温寡照对大棚蔬菜、草莓等作物生长影响较大。温度低、开棚少,棚内湿度大,有利于灰霉病、霜霉病、疫病、菌核病的发生为害。
主要预防措施有两条:一是只要温度不会对作物造成伤害,要适时开棚通风,降低棚内湿度,减轻病害为害。二是药剂防治时选用烟薰剂或粉尘剂,尽量减轻棚内湿度。
春花作物防病虫。低温寡照,春化作物长势弱,更易受病虫为害。当前要重点做好清沟排水工作,减少水渍对农作物根系的影响,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减轻病虫危害。油菜花期及时做好菌核病的药剂防治。
动物防疫不能漏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防冻保暖。低温灾害天气,极易造成畜禽冻伤、冻死。要加强畜禽饲养管理,放养畜禽改为舍饲圈养,及时储备足量饲料、兽药,以应对道路封闭和饲料、兽药短缺。增加饲料营养成分,提高畜禽自主抗病能力。全面检查修复门窗,储备发电设施和燃料,增设必要的取暖设施,做好畜禽特别是幼仔雏禽的防冻保暖工作(仔猪保育箱内的适宜环境温度:初生仔猪31℃-32℃,2周龄仔猪27℃-29℃,3周龄仔猪24℃-27℃),同时努力保持栏舍干燥,为避免因停电等原因引起的畜禽冻死、病死,要做好断水、断电的应急准备工作。
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处置病死畜禽。密切关注畜禽健康状况,一旦发现重大动物疫病可疑,及时按规定渠道上报,配合做好扑杀、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当前重点关注仔猪病毒性腹泻病,一旦发现疑似情况,要加强养殖场消毒、隔离和治疗工作;对有希望治好的病猪,应采取口服补液盐进行补液和用一些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对病死动物要及时作深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理,严禁将病死动物任意抛弃扔入河中。要强化技术指导,改善防疫条件,完善猪场生物安全措施。
查漏补缺,按照免疫程序及时对畜禽进行免疫。根据本地本场(户)前期免疫工作进度,结合低温冰冻灾害的实际情况,按照免疫程序对新出生的、超过免疫保护期的畜禽,及时开展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疫病的补免工作;应宣传实施仔猪流行性腹泻疫苗注射工作,可在怀孕母猪产前4周左右注射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二联或三联疫苗,努力提高畜禽的自主抗病能力,严防发生重大动物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