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平
依托一家大型养殖场及相关配套举措的巧妙串联,东海之滨的宁海县在十万亩沃土上,将生态循环农业做得风生水起,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首先,发展生态牧业,要有全局眼光,有大空间的概念。曾经热播的电视剧《亮剑》里有句著名的台词: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对现代生态牧业发展来说,也是这样,一定要胸怀全局,在相对广阔的空间里去谋篇布局。正是依托十万亩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利丰牧业”才有穿针引线的可能,才有施展拳脚的空间。当前我省正在红红火火建设的现代农业园区,为生态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只要我们放眼全局去谋划牧业发展,去布局养殖场建设,数以百万亩计的现代农业园区里,完全有可能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的“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其次,要做好基础服务,夯实发展基础。大空间布局,就类似大兵团作战,需要很多的配套服务。对一个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来说,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服务完善,这些都不是单个的主体能够承担和完成的,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切实的服务。沙场秋点兵,政府只有把“沙场”建设好了,千军万马才能在上面纵横驰骋。一如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如果没有宁海县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园区内建立有机肥加工厂、给每个牧场装备沼液槽罐车等基础性、服务性举措,这个园区一定没有今天这般生气。
最后,要探索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主体自我发展。政府扶上马,送一程。但一程也就是一程,不可能是一生,跟学徒拜师学艺的道理差不多,只能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何况论起这市场经营,这个“师傅”的道行还未必强过“徒弟”。只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各主体之间、各产业之间才能自觉、自愿地走向“互惠互利的兄弟关系”。有了良好的自我造血功能,各产业主体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生存、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才有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