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特性:该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1.4天,比对照“II优838”短3.4天。株型适中,叶色浓绿,叶片挺直,熟期转色好。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6.8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米质达到国际三级优质稻谷标准。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江苏省杂籼区试,平均亩产567.5公斤,比“汕优63”增产13.96%,比“II优084”增产6.34%,居第一位;2007年继续参加江苏省杂籼区试,平均亩产578.2公斤,比对照“II优084”增产8.1%,居第一位;同年参加国家杂籼区试平均亩产593.49公斤,比“II优838”增产5.05%,达极显著水平;2008年参加国家杂籼续试平均亩产616.25公斤,比“II优838”增产7.52%,达极显著水平;2008年参加国家杂籼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8.39公斤,比“II优838”增产11.33%。
示范表现:2009年在安徽省天长市安排50亩示范片,经实割验收单产达735.5公斤;2010年在湖南省衡阳县安排22亩示范片,经测产验收单产达740.2公斤;2010年在湖北省宜城市安排百亩示范片,经实割验收单产达718.3公斤。
适宜区域:浙江及同一适宜生态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