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农民信箱

美丽农村背后的账单谁来埋?

  编辑同志: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道路绿化、村庄亮化、“日日清”等工程让农村越来越干净、漂亮;便民服务中心、邮政站、公园与健身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百姓的生活正变得更加方便、舒心。
  近阶段来,笔者接触了许多村干部,一些村干部对新农村事业发展后的经济负担,却有一本难念的“经”。其中一位村干部举出本村实例,讲得非常朴实:村里每年必需的常规支出需8万余元,其中大项开支有四方面:一是计生员、文书、出纳的工资支出1.2万元;二是村道两侧的绿化树剪枝、打药维护以及春耕前沟渠清理、修补等人工与材料费支出2万元;三是路灯及农业生产用电支出2万多元;四是村民代表开会误工补助,年底除村委会主任、书记外的村“两委”成员补助,还有退职村干部补助等,加起来也要2万多元。这些都是刚性支出,来不得折扣。而村里全年集体经济就靠老村部及海塘滩田几十亩地的出租收入2.4万元,如此收支矛盾他深感无奈。
  随着农村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不断完善,村民委员会承担的具体职能也将不断增加,而由村民委员会支付的账单也会变得越来越长,这对那些富裕的村来说不算什么,但在那些收入来源有限的村,该由谁来埋单呢?
  温岭滨海读者 罗景荣 颜良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