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法制

诸暨有位89岁的“活雷锋”

——记诸暨稻麦原种场退休职工陈定槐

  •   □本报记者 金国栋
      在我们身边有一群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这个社会一直都有“活雷锋”。在诸暨就有这么一位老人——今年89岁的诸暨稻麦原种场退休职工陈定槐,几十年来,他坚持助人为乐,无论是敬老院的老人和职工,还是原种场的干部职工都称他为当代“活雷锋”。
      3月23日一早,记者来到诸暨市夕阳红老年中心敬老院,见到了陈大爷。陈大爷身体健朗,口齿清晰,粗粗一看,根本不像是一位年近九旬高龄的老人,听说记者来意,陈大爷一再声称,他做的都是一些小事,都是应该的。陈大爷说,1984年,他从原种场退休,2003年9月入住夕阳红老年中心敬老院。在陈大爷的房内,一张红色椅子格外引人注目,也占据了室内一定的空间,陈大爷说,这张椅子是专门给理发的老人用的,他帮人理发都是免费的。
      敬老院院长朱桂英告诉记者,我们这里都管他叫“活雷锋”,也亲切地称他“阿爹”,老陈入住敬老院9年来,一直免费为敬老院的老人们理发,他还帮助敬老院修椅子、修门锁、搭床铺等。今年2月初,生活并不宽裕的他,自己还掏出2000元,买来两台电热取暖器和8把椅子给敬老院里的老人使用。朱桂英说,陈大爷对别人很慷慨,自己的生活却很简朴。在陈大爷的房间里,记者几乎找不到一件值钱的物品,甚至连一台电视机都没有。
      说起陈大爷的热心,同住在敬老院的92岁老人周爱照深有体会地说:“不管谁有困难,老陈都很热情地去帮助人家。”她告诉记者,就在前几天,她深夜里感冒咳嗽很厉害,陈大爷闻讯后二话没说就拉着老人上医院,帮她配药,一直陪她挂完盐水后,才回到敬老院。像这样的事不胜枚举。
      诸暨市稻麦原种场副场长宣巨华告诉记者,陈定槐老人几十年助人为乐,是个一贯坚持做好事的学雷锋标兵。他在原种场上班的时候也是一样的热心,经常免费为场里的职工理发,每年夏天,他都要亲手做扇子送给职工使用,只要场里的职工有困难,他都会伸出援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陈定槐正在为敬老院的老人理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