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有新招

磐安发展异地物业帮扶“空壳村”

  近日,在磐安新城区高速公路连接线旁,一幢占地442平方米的楼房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这幢楼分10间,总投资251万元,投资主体是磐安县农办。楼房建成后将用于出租,但租金收入不归农办,而是归高二乡、维新乡的小湖山村、马家坑村等10个村。这10个受益村都是地处偏远山乡的低收入农户集中村。
  而在今年4月,一个更大的工程——磐安县农村集体经济物业园也在尖山工业园区开工建设。该物业园占地面积14513平方米,总投资1800万元。物业园里建的全是标准厂房,第一期工程完工后,其租金收益同样归6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
  通过发展异地物业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磐安的这一举措在全省属首创。
四间门面房探出一条新路
  磐安共有369个行政村。在这些行政村中,无集体经济收入的“空壳村”有213个,占57.7%,村级建设公益事业靠举债进行。
  “加强和巩固村级组织基层基础,对于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如果村集体没有经济来源,村级组织无法正常运转,那么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磐安县委书记周剑敏说。
  高二乡高峰村是一个典型的“空壳村”。该村有500多人,除了年纪大的留守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由于地处山区、耕地少,该村没有可用于承包的鱼塘、茶园等,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没有资金,村里想办点事都难,更别说发展什么项目带动村民致富了。”高峰村党支部书记吴泉福说,幸好最近几年来,县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和高峰村结对帮扶,每年帮助解决一点经费。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省农办挂钩帮扶磐安之后。从2008年开始,省农办与磐安县高二乡、维新乡的9个行政村结对帮扶,高峰村正是帮扶对象之一。在省农办60万元的资金扶持下,高二乡高峰村、大庄村和维新乡丁埠头村三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联合在磐安新城区建造了一幢物业楼。
  物业楼建成后,先后出租给磐安县水务局和扶贫办等机构使用,年租金收入4万元。磐安县农办副主任周望平说,物业楼前面的高速公路连接线将被改造成磐安首条一类公路,对面的空地将建设成一个移民小区,今后这幢物业楼的租金必将水涨船高。“不要小看这4间门面房,它其实开创了磐安通过发展异地物业帮助‘空壳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周望平这样评价高峰村、大庄村、丁埠头村三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合建物业楼的重要意义。
为集体经济薄弱村“孵金蛋”
  发展异地物业楼解决了不少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集体经济来源问题,对于量更多、面更广的年经济收入1万元以下的集体经济薄弱村,磐安有了更大的手笔——投资1800万元建设农村集体物业经济园。
  去年开始,省里把磐安定位为二类欠发达地区,将连续3年每年拨付8000万元特别扶持资金。磐安县委、县政府决定,县财政每年出资900万元发展集体经济。经过论证,决定采用建设标准厂房出租、租金收益拨付集体经济薄弱村使用的方式。
  按照计划,磐安县农村集体经济物业园将于今年12月完工交付使用,建成后的租金收入全部用于扶持集体经济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薄弱村,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80万元,能解决60个村的集体经济组织运转困难问题。
  周望平表示,今后磐安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帮助更多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异地物业经济,甚至可以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比如可以到义乌、东阳、永康等经济发达县市购买或建设商铺、店面房、标准厂房等”。 吴振荣 陈一波 卢伟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