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勇进
经历了新一轮强降水后,我省终于雨过天晴,将迎来一段春光明媚的好天气。昨天上午,省气象台发布近期天气趋势预报,未来几天,我省大部分地区以阴天或多云天气为主,气温适宜,十分有利于“双夏”,特别适合小麦的收获与晾晒。同时,气象部门提醒,我省即将进入主汛期,防灾形势不容乐观,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防范,合理安排农事操作。
具体天气预报如下:2日全省阴转多云,3-4日多云到阴,部分地区有时有阵雨;5-8日全省以多云天气为主。
主汛期将至,防汛形势严峻
受冷暖气流共同影响,5月29日傍晚起我省自北而南出现明显降水天气,雨势很大,杭州中北部、湖州、嘉兴、宁波、绍兴等大部分地区都出现大到暴雨。据悉,这是今年以来杭州最大的一场降雨。
其实,除了这场大范围降雨外,从4月15日全省入汛以来,全省性的降雨已经下过好几场了。雨水多,春天长。今年的春天让人们着实过足了瘾,据气象部门统计,截至昨天为止,今年我省春季已达76天,超过了2005年春季长达75天的纪录,创造了10年来春天最长纪录。
6月15日前后,我省将进入主汛期,长长的雨季使得全省山塘水库将高水位入汛,给防汛增加不少压力。气象部门预计,今年主汛期我省天气比较异常,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较易发生,6月至7月上中旬降水集中期仍较明显,全省平均降雨量比常年偏多,部分地区可能有洪涝灾害发生,属于气象灾害偏重年份。其中,梅汛期暴雨灾害中等偏强,梅雨长度达18-22天,其间有二三次暴雨或连续暴雨天气,梅雨量为260-350毫米。
据预测,今年高温干旱天气也较往年偏多。预计7月上旬中后期出梅,出梅后我省会有一段高温少雨期,高温(日最高气温≥35.0℃)天数约28-36天,比常年偏多;极端最高气温可能会达到39℃以上。此外,台风影响偏重,比去年明显;强对流、雷暴(雷击)等气象灾害也较频繁。
目前,全省大部分山塘水库蓄水量已达高位,防汛形势不容乐观。专家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跨汛期施工的工程、病险山塘水库、地质灾害隐患点等的排查,提前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芒种,该忙啥
下周二,即6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何为“芒种”?意思是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稻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称“芒种”。
春争日,夏争时。“芒种”,该忙啥?人们常说“双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季管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是农业生产中最为繁忙的时节。“芒种”正值我省主汛期,强降水、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频发,对农业生产极易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出现灭顶之灾。如何加强防范,确保农业生产安全?专家建议,广大农民朋友要抓住当前有利天气时机,及时抢收小麦、蚕豆、豌豆等在田夏熟作物,并抓紧晾晒,做到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专家说,前期的强降水有效改善了土壤墒情,农户要抓住时机,加强早稻田和单季稻秧田的肥水管理,适时移栽单季稻,适量施肥,促使植株健壮生长。同时加强对田间地头沟渠的疏通,预防局地强降水带来的灾害。
要做好早稻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高温高湿天气易使病虫害发生发展,各地要密切注意早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及纹枯病的发生。
防洪防涝不可忽视。6月份是我省的梅汛期集中时段,降水多,强度大,易造成洪涝灾害。各地要注意收听当地气象台站天气预报,密切注意雨情、水情变化,未雨绸缪做好应急防洪措施。
要适时分批采摘杨梅。6月中旬我省杨梅相继进入采摘期。各地要抓住晴好天气,适时分批采摘。采后,及时增施有机肥,恢复杨梅树势,增强树体抗逆能力。
做好蔬菜和各类果园的田间管理。6月中旬前期多大雨或暴雨天气,短时间强降水,极易造成农田受淹,尤其是地势低凹的瓜果蔬菜田块。暴雨过后,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做到雨停水干。目前,我省柑橘已进入第二次生理落果期,对每株挂果数偏少的果园要力争保果,而对于挂果数偏多的果园要进行科学删果,确保柑橘园优质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