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产业

又见兰溪杨梅红

  □本报记者 俞廷尚 通讯员 周树新 张启
  这些天,314省道兰溪段星罗棋布的杨梅销售点和一块块杨梅广告牌招来了阵阵人气。6月13日,一年一度的兰溪杨梅节在马涧镇里山人家开幕,兰溪市政府向省内外游客发出盛情邀请:相约兰溪,品味杨梅。兰溪杨梅也由此进入上市旺季。
  杨梅采摘游,是近年来兰溪“以梅促旅”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杨梅主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每年6月的杨梅节期间,总能吸引超过20万人次的游客到兰溪观光品尝杨梅,魅力究竟从何而来?今年兰溪杨梅的情况如何?为此,记者前往兰溪进行了实地探访。
减产已成定局,增收却有信心
“今年的兰溪杨梅,产量下降已成定局,我们初步估计比去年下降30%左右。”面对记者的提问,兰溪市农业局局长严秋林开门见山地说,但语气中并未参杂忧虑。
  今年杨梅减产,主要是因为天公不作美。“今年杨梅花期,连续阴雨天,导致授粉量大量减少,而在座果期,又遭遇连续高温,这两个天气因素,直接影响了杨梅的产量。”兰溪市农业局特产站站长张启告诉记者,据他们预计,今年兰溪杨梅产量将比去年减少5000吨左右。
  他的这一说法,在多位杨梅种植大户口中和杨梅主产区得到证实。据马涧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特殊天气对当地杨梅、特别是黑炭梅的影响尤其大,减产超过三成,东魁杨梅减产量相对少一些。
  在采访中,记者明显感觉到,不管是种植户还是当地行业管理者,在减产成定局的情况下,却对杨梅产业增收抱有信心。因为,今年的杨梅卖出了好价格。
  在兰溪50里杨梅长廊的多个临时销售点,杨梅平均售价在每公斤30元左右。云山街道朱山村党支部书记姚锦明告诉记者,他们对本周末前来开展采摘游的旅游团队也开出了这一价格,比去年提高了10元,基本没有还价的余地。
  兰溪市农业局前期调查显示,兰溪杨梅价格将比去年提高50%左右,虽然产量减少,但是他们对全市杨梅产值增加和种植户增收抱有信心。
品质安全有保障,兰溪杨梅不愁卖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兰溪杨梅价格的提高,并不完全是由“量跌价升”的市场规律所决定。近年来,兰溪杨梅品质和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也推动了兰溪杨梅卖出好价钿。
  余寿化是马涧镇马一村的杨梅种植大户,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兰溪健之梅杨梅科技服务队的成员。今年,他的大棚杨梅卖出了每公斤100元的高价,一个杨梅大棚创下了2万元的产值。他告诉记者,不仅他的大棚杨梅能卖出高价,他常规种植的杨梅价格同样能比普通农户高出每公斤6元。
  在他的杨梅基地,记者看到,紫红的杨梅挂满了枝头,树冠整形有致,树高都在3.5米以下,整一个标准化基地。余寿化告诉记者,他的基地很少用农药,除虫用杀虫灯或生物农药,肥料用的是杨梅专用肥和有机肥,杨梅大小年的调节也放弃了以往用的疏花剂而采用整形修剪来替代,1根枝条一般只保留1—2颗杨梅,确保杨梅品质顶呱呱。
  目前,兰溪市的杨梅种植大户大多采取了无公害操作来管理杨梅,也推出了一大批杨梅标准化示范基地,向普通农户示范推广绿色安全的种植管理技术。马涧镇还通过成立技术服务队,为种植户开展统一修剪、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技术服务,确保杨梅质量安全。
  兰溪市农业局农产品检测监管中心近期联合植保站、执法大队开展的检查显示,目前兰溪杨梅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较为规范,未发现农户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对下周省里来兰溪开展的杨梅专项抽检,我们充满信心”该中心主任叶小君说。
  “随着质量安全和品牌知名度的提升,目前兰溪杨梅基本不愁卖。”严秋林说,今年很可能出现游客多杨梅少的情况,高档杨梅将供不应求。
采摘游闹猛,准备已就绪
  朱山村位于兰溪50里杨梅长廊的起点,这些天,姚锦明忙着整修停车场。“今年,我们整修出了4个停车场,可供1000多辆汽车停放,但还大大不够。”他告诉记者,根据往年的情况,这个周末来采摘杨梅的游客就会有近万人,这几天,已经有多家杭州的旅行社来预订采摘杨梅。
  这个拥有1000多亩杨梅投产面积的村庄,去年,杨梅产量达到600吨,有三分之一的产量通过采摘游消化。为接待好游客,今年村里还开出了一家能容纳300人就餐的农家乐,同时,专门对全村的农家乐进行了规范整治,村庄环境也整治一新,热情迎客。
  引进来,还要走出去。本周六,兰溪市将去上海开展推介活动,这已经是兰溪连续第五年到上海开展推介活动。如今,兰溪杨梅每年在上海的销售量就达2000吨。上海推介活动的开展,也让不少上海游客慕名而来,到兰溪采摘、游玩。
  统计显示,去年兰溪市杨梅产量达1.8万吨,来兰溪采摘杨梅的游客超过20万人次,消耗掉了兰溪杨梅产量的三分之一,增加经济收入逾4000万元。
  今年杨梅节期间,兰溪市还将开展杨梅王擂台赛、开幕式、产销对接会、推介会等活动,让兰溪杨梅卖得更好,走得更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