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丽娟
一家只有27人的县级民营禽畜病科研机构,在他的带领下,有5人先后成为世界禽病学会会员,他们的多项科研成果、多篇学术论文,在连续7届世界禽病大会上广受关注。
因为有了他,这家小小的县级科研机构不仅成了国家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示范单位,而且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联合建立了实验室,更为重要的是,其收集的禽畜病源信息,被视为我国禽畜病防治的风向标,农业部专门在此设立了疫病测报站。
他从事禽畜病防治60年,带领他的团队累计为畜禽养殖户挽回经济损失30多亿元。他做了50年的余姚市人大代表,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首批“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荣誉。
他,就是余姚市禽畜病防治研究所董事长、研究员任祖伊。近日,记者赴余姚采访了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禽畜病防治专家。
于无意间迸发热情
走进任祖伊创办的位于余姚市区丰山路的禽畜病防治研究所,如果事先不看门口的牌子,没有待检的宠物狗和解剖好的生猪的提醒,人们会以为是走进了给人看病的医院:里面有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整齐开放式的药房;有一个个动物住院部和消毒、隔离、保育设施,甚至还有X光机、B超机等设备;另外还有一幢专门为宠物设置的小别墅,手术室、外科室、寄养室等一应俱全。
看着眼前这一切,记者无法相信,当初任祖伊竟是阴差阳错才做起兽医的。
1936年2月,任祖伊出生在东阳横店一个小山村。1951年,初中毕业、学业优异的他,被保送进了金华农校。当时,立志要当个农艺师或园艺师的他,在填写志愿时,选择了金华农校园艺专业。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年,该校只开设畜牧兽医专业。想想以后要成天面对猪牛羊、畜粪臭,毫无思想准备的他,在万分不乐意的情况下,背着一把锄头来到学校,开始了半工半读的学业生涯。
就学期间,一位农妇的眼泪,让他认识到了畜牧兽医的价值。那天,一位50多岁的农妇,迈着小脚来到金华农校,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请求学校救救她家的猪。学校把任务交给了任祖伊,这也是任祖伊第一次出诊。到了农妇家后,任祖伊按常规给病猪检查、打针、配药。效果如何?他心里也没底。没想到,几天后,农妇拿着感谢信来到学校,赞扬任祖伊的医术。此事让任祖伊对畜牧兽医有了重新认识,并激发了内心的热情,爱上了畜牧兽医这一行,而且一发不可收。
在任祖伊图传《耕耘者》一书首页写着两行大字:“只要热爱,就不会平凡!”这是任祖伊的座右铭。
从金华农校毕业后,任祖伊分配到余姚食品公司从事生猪收购检疫、仓储防疫等工作,后来建立了兽医门诊部、全省首家家禽医院、余姚市禽畜病防治研究所、宁波市禽病诊疗中心等,逐渐从热爱兽医这一行转向迷恋兽医这一行。他不断奔波在各地农户和养殖场之间,即便是到了70多岁,每遇重大病情,他照样现场出诊。
去年7月,连续高温、闷热天气。26日傍晚6点,刚回到家准备洗澡的任祖伊的手机响了,电话里传来急切的求救声:“任老师,我是牟山鸭场的陈奇新,我饲养的5000羽蛋鸭近几天患上了呼吸道疾病,胃口倒了,产蛋也少了,已出现死亡,情况十分严重。”老任叫他不要着急,并表示很快就会到现场诊断。当晚7点不到,老任一行4人赶到鸭舍,现场会诊后,立即从车上取出3大袋中西兽药和5只大西瓜,送到陈奇新手上。看着70多岁的老任冒着高温忙前忙后,老鸭农陈奇新十分感动,连声道谢。
在任祖伊60年的兽医生涯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口口相传,其影响日益扩大。近3年,他的禽防所平均每年的畜禽门诊量都在1.2万例以上,上门求诊的养殖户遍及浙江、山东、安徽、江苏、江西等地。60年来,他和他的团队累计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0多亿元。
在破难中寻找方向
在禽防所6000平方米的兽医门诊大楼里,有几间陈列室,其中一间专门陈列该所历年来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各种荣誉,里面几本英文版的论著格外引人注目,这是该所自1993年至今连续7次参加世界禽病大会的见证。
去年,中国禽病学会曾组织国内外10多名禽畜病防治专家到该所考察交流,当专家们看到前沿的研究成果、一流的防治设备和技术时,不由得竖起大拇指。美国禽病学会副秘书长凯利斯先生说,想不到在余姚这样一个县级城市,能拥有国际一流的禽畜病防治研究中心,了不起。
一个小小的县级禽畜病防治研究所,怎么会有如此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答案就是在长期为农服务实践中,任祖伊找准了科研服务的方向,即养殖户有什么难题,就研究什么。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与休息天,查阅国内外大量禽病防治方面的专著与资料,进行一项又一项的禽畜病防治技术及有关药品研究,获得了一次又一次成功。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小鸭病毒性肝炎被认为是不治之症。任祖伊和课题组成员一起研制出了免疫蛋黄抗体,治愈率高达93.9%。该课题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先后获得部、省、市、县多项科技进步奖。
任祖伊带领禽防所科研人员,先后主持或合作完成科研课题17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次,宁波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6次,开发新兽药24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上发表论文110篇,出版专著11本。其中,由他主编、撰写的《鸡鸭鹅病防治新技术》一书,获得了全国优秀科技作品奖,被养殖户视为叩开致富大门的“金钥匙”;《蛋制品加工》成为中国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农民技术培训教材;《禽病防治500问》已数次再版,深受基层兽医工作者和养殖户欢迎。
从培养中打造未来
独木不成林,“三农”更需接班人。
在自己成材、成功的同时,任祖伊还带出了一批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技术中坚,吸引了一批青年才俊前来禽防所安营。
禽防所现有职工27名,其中,研究员1名、副研究员3名、助理研究员4名,科技人员占全所员工的比例高达70%。目前,该所有世界禽病学会会员5名,全国禽病学分会理事2名。
禽防所副所长陆新浩大学毕业后一直师从任祖伊,目前,他在全国兽医行业已小有名气。他主编的《禽病类症鉴别依断彩色图谱》一书,以丰富的病理图片和图解诊断提示,在2010年全国禽病学术研讨会上赢得广泛关注。
禽防所副所长刘鸿1979年高中毕业后就在任祖伊的指导下学习兽医诊疗,潜心钻研兽医诊疗技术、企业经营管理。他说:“我一直在做任老师的助手,深感任老师非常注重对年轻人言传身教,敢于在工作上压担子,他组织我们编写的《禽病防治500问》、《鸽病防治100问》等书籍,让我们获益匪浅。”
近20年,在任祖伊的带领下,禽防所不少职工先后获得宁波市优秀专业技术人员、余姚市十佳青年科技人员、余姚市十佳优秀青年等称号和宁波市青年科技奖、宁波市创业杯青年组发明奖等奖项。
任祖伊同样重视对规模养殖户的培养。浙江神农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华均从事畜禽养殖已有25年,现有八九个养殖场,畜禽存栏数从最初的300羽发展到如今的3000万羽。他说,这么多年来,任老师是看着他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不仅为他提供畜禽养殖、疫病防治技术,还帮他建立实验室,指导养殖场管理。
任祖伊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九牛图,图两边有他自题的两行字:“爱牛学牛为民之牛,为农助农服务于农。”
任祖伊说,他喜欢牛,现已收集了300多头各具神态的工艺品牛。牛诚实、勤奋、吃苦耐劳,他愿意像牛那样,为畜牧事业和广大农民贡献自己所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