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聚宝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日前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该市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装备上的研发与应用研修班的近50名学员来到公司基地,现场考察研究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
“这5亩多地的连栋大棚是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农业上的实验田,从去年4月份投入使用到现在,已有1年多的时间。”莫云飞是聚宝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管理员,说起个中原理,如数家珍。
笔者在现场看到,大棚内装有摄像机、风机、水泵、卷膜、喷滴灌等,这些设备都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监控中心相连。“这是无线传感器的节点,负责采集区域内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含量和光照强度等参数。”小莫指着固定在柱子上的一个小铁盒告诉笔者,如果大棚内的湿度或者温度没有达到设置的标准参数,系统就会自动控制棚内的设备,进行加湿、通风等。
点点鼠标就能实行田间作物的养护,物联网在农业上的应用让“坐在办公室种庄稼”变成了现实,不仅简化了农产品日常的管理,也实现了对农产品源头上的安全监控。“如果农产品出现问题,我们能够通过视频和参数分析,很快找出问题,但现在的问题是,不是每种农产品我们都掌握了最适宜它生长的参数。”嘉兴市秀洲区农机管理站站长仲云龙表示,物联网技术是农机上的一项技术更新。
要想让智能化农业物联网技术发挥最大的优势,离不开农艺的标准化。换言之,也就是要及时更新每一个农作物品种最适宜生长环境的各个参数值,输入农业物联网系统,才能实现高标准种植下的高产出。
投入近百万元的连栋大棚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收回成本、实现盈利?运行的这一年,5亩地产出的效益比其他相等面积的产出高出多少?对于聚宝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这一大手笔投入,这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去年种的苦瓜效益很高,今年产出的黄瓜质量很好,80%以上的产品都直接送进超市,价格与市场价相比,每公斤约高出2元。”作为一名技术人员,莫云飞并不清楚赚了多少,但根据数据的计算,他准确算出了公司因此节约了28%左右的生产资料和40%左右的人工。
薛佳红 戴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