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 卫
狂风、暴雨、大潮……2日晚间到3日清晨,台风“达维”、“苏拉”先后在江苏和福建登陆,并波及我省。受其影响,8月2日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大雨暴雨,东南沿海地区部分大暴雨。统计显示,从1日20时至3日6时,全省平均降雨量为47毫米。浙南部分山区县市已达150毫米以上。
8月2日下午4时30分,省防指将防台风应急响应由Ⅱ级提升为Ⅰ级,全省上下迅速行动起来,以最坏的打算、做最充分的准备、尽最大的努力,全力防御双台风。
提前行动周密部署
“苏拉”和“达维”在海面上生成不久,就预示着将对我省造成较大影响,尤其是“苏拉”台风,强度强、云系大、影响范围广,且登陆期间适逢天文大潮,极有可能带来风、雨、潮“三碰头”的不利影响。
对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赵洪祝、夏宝龙、李强、王建满等省领导或作出重要批示,或赶赴省防指指挥协调,或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当前防台严峻形势,切实把防台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按照台风正面袭击我省来做准备,坚决打好防台抗灾这场硬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月31日,浙江连夜召开防台视频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责任上落实到位、行动上尽早部署,充分预估各种可能,提前做好一切准备,确保“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会议还就船只防风、水利安全、城市防洪、农业防灾、物资准备等台风防御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
按照部署,我省各地干部群众紧急行动起来,利用台风到来前的宝贵时间,转移群众,抢收作物,消除安全隐患,尽力把台风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农业防台紧锣密鼓
全省还有1万多亩早稻尚未收割,单季晚稻处于分蘖期,大批葡萄和梨成熟待采,农业设施大棚面临狂风暴雨考验……面对来势汹汹的双台风,浙江农业防台形势严峻。
8月1日,省农业厅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防台工作,并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加快落实防台措施:指导农户做好早稻及其他成熟农作物抢收工作,确保应收尽收,努力减少因灾损失;加强对设施农业防台的检查指导,尽快疏通园区沟渠,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设施大棚;加强对山区牧场、农场山塘水库、危房等区域的监测、巡查,及时转移危险区域群众,确保人员安全。同时,要求加强防台信息宣传,利用报纸、网络、手机短信等手段,及时向农民群众告知台风动向,宣传防台措施,提高农民的防台意识和自救能力,并建立信息报告制度,加强值班和监测预报,密切监视强台风动态。
浙江农民打响了一场“抢收保卫战”:为抢收早稻,温岭市箬横镇坭城村种粮大户朱乃林的3台收割机开足了马力,一直忙到8月2日晚上11点;为抢收蔬菜,泰顺县长坪山蔬菜基地负责人黄辉雇了10名工人帮忙;为抢收桃形李,嵊州市金庭镇灵鹅村的千余村民集体上山……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我省水利、林业、海洋与渔业、粮食等部门都积极行动起来,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全力防范台风。据悉,为防御台风,截至8月2日下午4时,我省共转移群众204286人,3万余艘船只进港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