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鄞州有个淡水鱼“童子军营”

  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新张俞村有个文祥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这里是宁波最大的精品淡水鱼种苗基地。200多亩水塘每年提供500万尾夏花鱼种和7.5万公斤冬片鱼种。去年,合作社销售额达到250万元,占宁波淡水鱼种苗市场10%的份额。
  合作社负责人孙宝祥上世纪80年代末毕业于上海水产大学淡水养殖专业,曾在老家富阳当过鱼种厂厂长。单位转制后,2008年老孙携家人来到鄞州,盘下好友的新张俞村南美白对虾基地,开始二次创业。看到宁波淡水鱼育种产业滞后的现状,老孙便将它改建成淡水鱼种苗基地。现在基地里有13个鱼种,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鲶鱼……宛如一个淡水鱼“童子军营”。
  今年上半年,老孙清理出1个池塘用作鱼卵孵化,定时向鱼塘泼洒高营养的豆浆,鱼卵四五天后就能形成鱼苗,再培养1个月,鱼苗就有2.5—3厘米长。鱼苗成长“黄金期”是7—10月份,但眼下老孙非常揪心。近期连续高温加上突降的大暴雨,导致种苗死亡率增加。“育苗成本也上涨了,一天需投放5000多元饲料,利润被大大压缩。”作为技术能手,老孙当然不会坐以待“亏”。针对豆类饲料成本上涨的现状,老孙建了冷库,购入价格较低的海产冰鲜鱼饲养黑鱼、鲶鱼等经济鱼种。针对种苗死亡污染水质难题,除了用漂白粉、石灰消毒外,老孙还购入一批甲鱼在鱼塘套养,甲鱼吃光死去的种苗,能洁净鱼塘水质。老孙说,这些难题咬咬牙还能克服,现在行业最大的瓶颈是人才青黄不接,由于劳作强度大、见效时间慢,年轻人不太会选择淡水鱼种苗养殖行业,无疑会对行业的长远发展带来致命影响。
  眼下,老孙通过种苗基地打造了多元化、立体化产业。“文祥”种苗每年有4万公斤投放东钱湖,现在老孙手里还有其他水库订单。鱼塘里的泥鳅、黄鳝、小龙虾的价格也普遍上涨。此外,老孙还在养殖基地划出60亩水塘养殖成鱼发展垂钓项目。
  老孙说他钟爱种苗养殖老本行,现在有两个梦想:种苗亩产争取由500公斤提高到750公斤;培养几名技术过硬的高徒,发展壮大鱼种产业。
徐琼辉 谢景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