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吴兴区万名农村经纪人年营销各类农产品产值达50亿元。这是吴兴区工商分局对该区农村经纪人调查所得出的一个骄人数据。
据了解,湖州市农村经纪人发展已有近10年时间,这些经纪人作为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细胞”,为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业内人士表示,农村经纪人应农村经济发展而生,总体上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其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隐患和弊端也不容忽视。
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农户
农村经纪人搭起农产品产销桥梁
说起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吴兴区东林镇东明村村民华团庆说:“现在还是龟鳖交易淡季,等到临近元旦,我们村里养殖的温室甲鱼、日本甲鱼、中华草龟、台湾花龟等龟鳖就会大量集中上市,到时南京、上海、杭州等地龟鳖收购商会前来交易,很多都是我帮忙接头撮合的,这就是农村经纪人的工作。”华团庆至今已有16年水产养殖从业经历,自从龟鳖养殖成为当地一项特色产业之后,他与龟鳖养殖结下了不解之缘。
今年47岁的华团庆曾是当地生态龟鳖养殖农业龙头企业的场长,从业期间,他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人脉资源,这为他现在充当龟鳖产销链条中的“中间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华团庆说,他所在的东明村是当地龟鳖养殖规模最大的一个村,据他估计,全村800多户人家,六成左右都在从事龟鳖养殖的相关行业,龟鳖行情的起起落落,市场的风云变化,直接影响着当地村民的“钱袋子”和来年的生产计划。“因此,关注市场行情,及时作出反应,与养殖大户交流市场行情,与收购商贩交流当地生产情况,成了我们农村经纪人日常工作的固定内容。”华团庆说。
据介绍,由于当地的龟鳖基本上以供应外地市场为主,市场辐射国内多个省市,西至重庆,北至北京,南至广州,东至上海,很多农民根本无法直接将旺季集中出产的甲鱼运到外地的市场销售。因此,龟鳖的销路问题成为每年上市旺季时当地养殖户最关心的问题。华团庆从养殖场场长退下来之后,就利用原有的客户资源,同时联系开发新的外地收购商,帮助本地的养殖户解决销路问题。为了解决龟鳖的引种问题,他与台湾的龟鳖种蛋供应商建立了持久稳定的联系,方便养殖户安心生产。
华团庆说,在东林镇,像他这样“一头跑市场,一头跑养殖户”的农村经纪人很多,他们有的专门联系客户,有的专门指导养殖技术,有的直接跑市场。他们为产与销牵线搭桥,打通各种渠道,助力相关产业发展。
万名经纪人仅200余“正规军”
繁荣背后存隐忧
这几年,湖州市农村经纪人的发展脚步一直在向前迈进,据吴兴区工商分局有关人员介绍,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大小农村经纪人近万人,涵盖了水产、笋竹、茶叶、蔬菜、水果等产业,年营销各类农产品产值达50亿元。农村经纪人成为农产品营销的主力军。
然而,在成绩的背后,一些可能存在的发展隐患不容忽视。据调查了解,目前吴兴区仅有250余人取得了国家有关部门核发的“农产品经纪人职业资格证”,这在近万名的农村经纪人队伍中太过渺小。“农村经纪人的身份转换很灵活,这是他的优点,也是缺点。”湖州市工商局市场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一个从事水产养殖的人,他在蔬菜销售方面有路子,那么他就可以作为农村经纪人去促成蔬菜这笔交易;或者这个人一直以来都是自己种菜自己卖,突然他找到了很好的销售渠道,于是就在中间牵线搭桥,把自己和其他菜农的菜通过这条销售渠道售出,这时他的身份就从菜农转换成了农村经纪人。”据该负责人介绍,因为身份转换灵活,很多农村经纪人其实都只是“临时工”。在交易过程中,“临时”农村经纪人显然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很难使交易规范化,更多的是依靠口头协定,一旦发生纠纷就比较麻烦。
职能部门介入管理
农村经纪人期待专业化
据吴兴区工商分局市场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速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各类型农产品市场的农村经纪人队伍,今年,吴兴区从准入条件、范畴划定、适用法律及办理流程等方面规范登记准入工作,防止伪造、隐瞒等不法手段骗取经纪人从业资格。同时,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对部分农民季节性或临时性从事经纪活动给予相应登记。
此外,该区工商分局还加强了对农村经纪人的培训,要求农村经纪人要有现代合同意识,打破传统的自产自销、盲目和不规范的农产品销售方式,通过认真签订和履行合同,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农户开拓市场。“这样做,既能确保交易顺利进行,也能确保万一发生纠纷,能有证有据地合理解决。”
上月底,吴兴区还成立了农产品经纪人协会,涉及茶叶、蔬菜、水产、粮食等产业。据了解,该协会成员由区内35家农产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层供销社以及农产品经营大户组成,他们中许多是拿到国家有关部门核发的“农产品经纪人职业资格证”的正式农村经纪人。
虽然在吴兴区万余农村经纪人的庞大队伍中,农产品经纪人协会还略显单薄,但它成立后将抓好培训,不断提高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素质;强化信息、中介、协调、咨询等各方面服务,推进职业技能认证,引导农产品经纪人队伍规范化,更好地服务农业经济发展。
张淑娟 丁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