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时节,脍炙人口的瑞安市湖岭镇鹿木马蹄笋又成为人们喜爱的一道家常菜。据了解,近两个月,鹿木马蹄笋每日销售量有二三吨,年产值可达300多万元。
传统马蹄笋为富硒农产品
鹿木马蹄笋主产地在岙底、缸窑、呈山坪和青山等村,是当地农户增收的一大特色农产品。
早在2005年7月份,浙江大学、省地质矿产研究所等就联合进行了《瑞安市硒资源调查、评价与富硒农产品开发技术研究》的课题研究。经专家评审,瑞安市西部山区等779平方公里的土地,每公斤土壤平均含硒量大于0.4毫克,属富硒土壤。鹿木出产的马蹄笋即达到国家富硒农产品标准。
瑞安市鹿木马蹄笋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达锡说:“富硒土壤犹如聚宝盆,产出的马蹄笋特别好吃,肉质脆嫩,美味可口。”
目前,鹿木马蹄笋种植总面积达5000多亩,其中,主产地岙底村有2000多亩。
打造600亩特色精品园
为提升当地马蹄笋产业,鹿木岙底村近年来投入资金240余万元,整合绿竹基地面积600亩,着力打造省特色林业精品园区。
园区内采取“建设与创建同步、更新与发展同步”的办法,积极筹措资金128万余元,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
“园区内已建成生产性道路6公里,其中,田螺山建设林区道路2公里、辅道2公里,防火瞭望亭1座,并建成水渠400余米和避雨长廊约14米。”吴达锡说,“村民上山管理竹丛和采挖马蹄笋如遇到下雨天气可以到长廊躲避,劳累了可以在长廊里作短暂休息。如遇到干旱气候,水渠里也有水可以用来灌溉,竹笋品质和产量很好。”
实行产销一体化
为实行产销一体化,去年,鹿木马蹄笋专业合作社投入120万元,在村里建成一处总面积约700平方米的交易市场及库房,内设生产车间、保鲜仓库、停车场和管理房等,冷库2座容积共200立方米。交易市场建成后,马蹄笋收购、储存及保鲜非常方便。
合作社现有社员500多户,采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导基地农户实行无公害生产,提供安全、优质、营养的农产品,生产的农产品统一采用“瑞绿”商标。
合作社还注重科技培训,邀请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专家为农户作技术讲座,传授马蹄笋如何选种、留种和栽培、施肥、管理等知识;加强示范户联系,相互传授经验,提高农民栽培管理技术。同时,该合作社还组织10余名市场营销人员学习市场开拓、农产品安全知识等,提高他们的素质。
经过一年多的创建,该园区于去年8月份顺利通过了“省特色林业精品园区”验收。随着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的扩大,档次的提高,园区将成为湖岭镇现代林业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点。 陈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