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王建满在萧山江东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调研时强调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要勇于创新

  □本报记者 金 茹
  本报讯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浙江人多地少,如何更好地发展生态循环农业?9月19日,副省长王建满专程前往杭州市萧山江东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调研,在实地考察了杭州萧山舒兰农业有限公司、省(萧山)现代农业创新园、杭州萧山东海养殖有限公司,并听取萧山区政府的汇报后,王建满指出,生态循环农业是以科技、机制、制度等创新为手段,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高的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有创新意识,要勇于创新。
  作为全省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一大示范平台,今年是萧山江东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启动之年。萧山区副区长赵文虎介绍,示范区将以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能耗排放低碳化、产品产出优质化为主线,通过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结构、价值功能、生产模式、资源利用、技术利用和经营组织六大体系,到2015年,努力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省内示范”的都市型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样板区,使其成为工厂化集约种养集群区、现代种业集聚发展先行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区、农业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
  目前,萧山江东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中的畜牧、蔬菜和水产三大主导产业示范区已经建成,是全省集约化、设施化、科技化程度最高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按照“大循环筑框架、小循环出精品”的要求,该示范区将在今年下半年完成植物工厂工程、种植业废弃物处置和利用工程、南美白对虾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工程等十大工程。
  王建满要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认识要深,某种程度上说生态循环农业就是科学发展对农业的要求,对农业发展具有方向性、全局性的意义。标准要高,要进一步完善规划,突出重点,大循环是生态循环示范区的根本所在,要把循环化、清洁化、低碳化、优质化体现在生态种植业、生态畜牧业、生态水产业这三大产业中,要用工业、旅游业的思路规划园区整体形象,既要成为生态循环农业园,也要成为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效果要明,真正的生态循环农业要做到各种资源的循环、集聚、节约、利用,要用效益来证明其成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