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椒江破解粮食丰收后的“烦恼”

  近日,笔者走进台州市椒江区章安街道柏树里村惠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基地,随处可见沉甸甸的稻谷压弯了枝头。合作社理事长杨灯聪笑容满面地说,他们今年种了1000多亩晚稻,预计平均亩产在550公斤左右,比去年增产了三成多。
  杨灯聪介绍,椒江区自2010年以来大力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工程,着力推广“甬优15号”、“甬优12号”、“甬优9号”、“中浙优8号”、“Y两优689”等超级稻品种,全面推进“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特别是今年下半年天气状况适应晚稻生长,迎来了又一个丰收年。
  对于粮食丰产,前几年老杨曾遭受丰产不增收的切肤之痛。“当时,由于没有烘干基地,加上没有晒场,干燥稻谷只能晒在离合作社几公里远的一个工业小区的道路上。”杨灯聪说,有时稻谷会被厂里的车辆碾碎而影响品质,同时也给交通安全带来了隐患。不仅如此,如果遇到雷阵雨,遭受损失会更大,有一次由于突然下起雷阵雨,大雨把没有盖好的稻谷冲走了,造成约一万元的经济损失。
  2010年上半年,在政府的支持下,该合作社建成一座占地1000多平方米、总投资100多万元的稻谷烘干基地,烘干机总吨位达42吨,一天可烘干稻谷40吨。今年,烘干机增至5台、总吨位达60吨,一天可烘干稻谷60多吨,稻谷干燥问题在该合作社得到了彻底解决。由于使用了谷壳等废弃燃料,烘干稻谷成本比人工晒谷省了一半。
  在惠民农机合作社的示范引导下,当地不少合作社和一些种粮大户也纷纷建起了烘干机房。这些烘干机房的建成,不仅仅解决了稻谷的烘干问题,还解决了稻谷的贮藏问题,使得粮农们种粮积极性更加高涨。
  据悉,椒江区这些烘干机房的建设,得益于当地一系列补助政策。今年该区对经财政部门审查同意的新购置大中型(大于8吨)粮食烘干机的大户和服务组织,在按上级政策补助的基础上,对烘干机的场地等配套设施再给予一台5万元,二台及以上8万元的补贴。同时,该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等非农建设用地,例如烘干基地建设用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城镇建设规划的,优先安排用地指标。
陈道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