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辉
本报讯 11月16日,由省农业厅和常山县共同举办的胡柚文化节拉开帷幕,吸引记者目光的既不是胡柚基地里挂满枝头的一只只胡柚鲜果,也不是常山县同弓乡太公山热闹的开摘仪式,而是以柚果为原料所开发加工的系列化产品。本届胡柚文化节上,除了胡柚沙囊、果汁、果脯等传统加工产品外,还展示出了胡柚宝、胡柚精油、胡柚止咳糖浆等高附加值产品。
众所周知,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常山县把胡柚作为当地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有“十任书记抓一果”的美谈。如今,全县胡柚种植面积已达10.5万亩,年产量达13万吨。但随着胡柚投产面积的增加,果农曾为胡柚鲜果的销路犯愁过,果价也曾一度狂跌。
痛定思痛之后,常山县一手主攻胡柚品质提升,创新性地将柑橘“三疏两改”、增施饼肥、套袋生产等新技术应用到胡柚基地,增加了胡柚糖度,降低了农药残留,提高了优质果比例。另一手则在突破深加工,提高胡柚附加值上下功夫。常山县以龙头企业为平台,借科研院所之力,致力于胡柚药用功能的开发。如浙江柚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果皮、果肉提取类黄酮、橙皮苷、辛弗林、果胶等生物活性物质,开发出了胡柚宝、胡柚精油等系列高附加值产品,其生产的黄酮素片,现已走进杭州多家超市和药房。“柚都生物”董事长徐春根告诉记者,1吨胡柚鲜果收购价大概在1500元,但在“柚都生物”,仅提炼的胡柚黄酮素,就能制成果片2.4万粒,营收4.8万元,再加上其他产品和鲜果浆,1吨胡柚产值近14万元,是鲜果销售的90倍。该企业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全部建成后,可年加工胡柚4万吨,占常山胡柚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此举将惠及每一个柚农。如今,当地的柚果深加工率已达20%以上。
不仅如此,常山县还加大对胡柚保健产品的开发,并与浙江省农科院合作,开展了“筛选胡柚中降血糖组分鉴别、柠檬苦素分析”研究课题,计划制成适宜于糖尿病人食品,如含片、胶囊、降糖饮料等天然食品。
在常山采访中,副县长严可兵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胡柚产业转型提升正朝着特色化、精品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争取到2015年,建立优质胡柚基地8万亩,精深加工率30%,总产值达到8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