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浙江海洋与渔业

看看他们的“养鳖经”

  编者按:我省首届甲鱼产业大会的召开,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甲鱼产业的广泛关注。甲鱼要如何养?品牌要如何推?市场要如何找?为更好地推动我省甲鱼产业的发展,最近,本报分别采访了杭州、嘉兴、金华、宁波等地的渔业部门,看看他们都有怎样的“养鳖经”。
杭州:
优品种,加大繁育体系建设
  杭州的甲鱼养殖已有20余年历史,2011年全市甲鱼养殖面积4.3万亩、总产量3.25万吨、总产出13.7亿元。近年来,杭州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提高水产原良种生产的能力和规模,建成中华鳖日本品系国家级良种场1家,中华鳖日本品系省级良种场6家,日本品系中华鳖苗种生产能力1000余万只。
  杭州是工厂化人工养鳖的起源地,也是国家仿生态养鳖技术标准的制订地,更是甲鱼分段式养殖技术的发明地。目前杭州甲鱼产品的精深加工业已起步并快速发展,研制开发出了小分子甲鱼肽粉、全鳖粉、甲鱼精油、真空包装即食型熟制甲鱼等一系列加工产品。
  下一步,杭州将以种子种苗为突破口,加大甲鱼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扶持,继续加大甲鱼良种繁育基地(场)的建设力度,提高甲鱼良种尤其是以日本品系中华鳖为代表的、具有优良种质特性的中华鳖良种的生产能力。同时不断运用新育种技术和方法,进行甲鱼良种的选育、提纯与复壮,以培育出更具种质优势的良种。
  甲鱼产品要优质优价,既要有品质作支撑,品牌及宣传也不可缺。因此,应大力支持具有知名品牌的产业龙头企业,着力扩大品牌甲鱼的生产规模,依靠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信息、市场和经营管理上的优势,制定实施企业品牌发展规划,建立品牌基地,加快品牌发展。同时,大力发展甲鱼精深加工业,鼓励甲鱼养殖企业等加大甲鱼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力度,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拉长甲鱼的产业链,提升整体效益。
嘉兴:
重规划,提升产业规模优势
  嘉兴目前是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甲鱼生产基地,面积产量位居全省第一,2011年总产量5.112万吨,产值21.4亿元。
  虽然嘉兴的甲鱼产业发展迅速,但近年连续高位运行的市场价格,吸引了各路资本进入甲鱼养殖行业,产能增速过快,市场风险加大;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空间缩小;新增业主技术缺乏,低端产品占比提高;土地紧张,集中上市现象突出。
  为解决发展中凸现的问题,下一步嘉兴将以科学规划布局为抓手,提升规模优势。将结合各地甲鱼生产现状、技术条件、发展趋势及生态承载能力等,对养殖区域进行合理布局,对温室甲鱼养殖规模进行适度控制。并对二三产业进行科学筹划,确定发展目标和总体思路,制定好中长期甲鱼产业发展规划。
  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推进标准生产。强化养殖技术和模式的创新,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甲鱼养殖业。改进温室鳖养殖技术,大力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鼓励“三品一标”认证。
  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管,确保产品安全。加强安全养殖技术应用,加大无公害养殖技术和科学防病、规范用药等知识的培训力度,加强监管,积极推进产地准出和产品追溯制度。
  进一步培育品牌,推进二三产业发展。积极促进以品牌规模企业为龙头,以专业合作社为组织形式,通过“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物资采购、统一品牌销售”,整合和壮大养鳖产业。加强营销人员的培训,组织专业营销队伍,建设专业批发市场,开拓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方式,主动拓展市场。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和工商资本投资甲鱼加工产业,通过与科研院校的技术合作,加快市场适销的鳖加工产品的开发。
宁波:
打品牌,转型升级生态发展
  近年来,宁波以发展生态渔业为主线,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重点发展生态鳖产业,着力构建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安全化的发展新格局,极大提升了宁波渔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针对生态中华鳖发展的瓶颈,宁波以生态鳖产业环境生态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安全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和营销品牌化为抓手,积极转型升级发展生态鳖产业。
  今后,宁波将以中华鳖原良种场建设为载体,筛选抗病、抗逆性强的纯中华鳖品系,建成优质中华鳖亲鳖保种基地,发展国家级中华鳖良种场1-2家;集成与推广露天培育池和阳光暖棚进行鳖种培育技术,提高苗种生产能力,达到中华鳖育苗设施先进化、品质优质化、技术标准化、数量充足化,同时加强对外引进苗种监管力度,提高中华鳖套养良种覆盖率。
  要深入研究集成中华鳖套养技术,普及降低套养密度,提升品质理念,在确保品质优良的前提下,将中华鳖套养推广到池塘、大水面、山区水域、稻田等水域;通过对规模化中华鳖套养养殖场配套设施改造,质量监督员培训、养殖管理体制完善,建成2个以上优质高产高效池塘中华鳖套养示范园区,建成2个以上南美白对虾池塘中华鳖套养示范基地及其他各类中华鳖套养示范基地,实现养殖场技术标准化、产品安全化、生产生态化。
  研发中华鳖暂养、高密度运输及无水少水保鲜等技术,实现中华鳖远程销售;建设生态中华鳖渔业专业合作社3家以上,通过专职经纪人,拓宽销售渠道与网络,促进生态鳖产品流通,组织品牌生态鳖打入各地大型超市;进行原产地标识认证,加大品牌宣传力度,研究生态中华鳖产品从源头到餐桌的质量安全检测与管理技术,加大流通环节品质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实现产品安全化、品牌知名化、市场遍地化、流通无碍化。
金华:
强技术,突破产品加工瓶颈
  龟鳖养殖是金华渔业的特色支柱产业,通过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不断总结、摸索和提高,该市龟鳖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特点也更加突出。
  金华的龟鳖养殖有着较高的科技含量。当地养殖户经过多年摸索积累,在温度控制、饲料投喂、中草药防病等方面总结出一套较先进的温室龟鳖养殖技术,还推广应用了日本品系中华鳖两阶段养殖技术、复合微生物制剂水质调节技术、节能锅炉、太阳能加热及可再生秸秆颗粒燃烧炉等新技术、新设备。目前,全市有23家龟鳖养殖企业通过无公害双认证的,1个养殖品种通过了有机认证。
  下一步,金华将充分发挥本地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龟鳖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化为突破口,努力打造先进的产业体系、发达的加工体系、完善的保障体系,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现代化龟鳖优势产业带。
  将以突破龟鳖加工瓶颈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关键技术的引进和攻关。发展深加工,可以延长龟鳖产业链,提高龟鳖产品的附加值,是实现龟鳖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支撑。要鼓励养殖企业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引进攻关龟鳖加工的关键技术,突破龟鳖加工的瓶颈,发展龟鳖深加工,延长龟鳖产业链,促进龟鳖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要利用现代渔业园区建设的有利时机,扶持壮大龙头企业,选择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生产、经营、加工企业,通过重点扶持、积极培养,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道路,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带动辐射能力的龙头企业,发挥在技术引进、市场开拓、科学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使之在发展产业化经营中发挥骨干作用,促进龟鳖养殖产业的发展壮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