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我省擂响春备耕战鼓

  □本报记者 陈鎏琰
  本报讯 今年立春以来,全国粮食生产大户、临海市江南街道贺家村村民周振华显得比往年更忙碌,特别是春节以后,天气一直不好,他一边雇工对自己承包的近1000亩油菜和600多亩小麦田进行田间管理,一边还要订购粮种、农资等,为春耕生产做准备。今年他打算种1800多亩粮食,比去年增加600亩。
  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了及时抓好春季田管和春备耕生产,2月17日,节后上班第二天,农业部就召开视频会议进行了全面部署。会后,省农业厅对我省春季田管和春备耕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目标已锁定
  我省是全国第二大粮食主销省区。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增加粮食总量,始终是我省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据了解,今年我省粮食生产目标已锁定:力争全省粮食播种面积1950万亩,确保粮食总产750万吨、力争达到800万吨,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100万亩。
  稳定我省粮食种植面积,潜力在早稻。为此,我省将抓好春备耕生产作为当前农业部门中心工作来抓,要求各地早部署、早安排、早落实,强化政策引导,做到扶持力度不减弱、工作劲头不松懈,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政策很给力
  为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今年我省将稳定粮食生产政策,继续实施稻麦种植大户直接补贴、订单稻谷奖励、水稻集中育秧补贴,水稻、小麦、大麦政策性保险,稻谷最低收购价,农机购置和作业补贴等政策,对慈溪、海宁、临海等3个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和桐庐、平阳、安吉、嵊州、武义、开化、岱山、松阳等8个省级示范区,计划给予粮油种植大户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种粮补贴,鼓励多种早稻。
  省农业厅要求各地农业部门要深入基层调研,倾听种粮农户、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建议,抓紧研究提出符合当地实际的粮食生产政策,主动当好参谋,争取尽早出台实施。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培训班、印发宣传册、刊登黑板报、运用农业信息网和农民信箱等途径,宣传中央、省有关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要研究制订政策落实的工作方案,及时足额发放政策性补贴。
措施促落实
  据介绍,我省将尽快组织人员深入农村,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引导、服务和支持,鼓励农民群众多种早稻;及时掌握当地可能会季节性抛荒的农户和土地情况,动员农户将土地季节性流转给种粮大户、粮食专业合作社;组织开展耕地抛荒检查,加大督查力度,确保春季土地应种尽种。
  春季田间管理同样不容忽视。当前,大小麦开始拔节,油菜现蕾抽苔,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省农业厅要求各地要指导农户抓好春花作物田间管理,及时疏通田外沟渠,确保排水畅通,防止渍害发生。根据苗情长势,采取分类指导,施好大小麦拔节孕穗肥、油菜苔肥,促进春发稳长。做好田间预测预报,监测病虫害发生动态,及时提出科学防治方案,积极培育植保专业服务组织开展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
服务强保障
  春备耕生产期间,我省农业部门将组织开展以送政策、送订单、送农技、送农资、送信息等为主要内容的惠农服务活动。做好水稻集中育秧服务,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按照各地生产需要,组织落实春耕生产用种,妥善安排调运和供应,以保不误农时。同时,各地将及时做好化肥、农药、柴油的组织调运、供应和服务。加强农机安全生产检查,组织开展春耕农机检修,做好农机具及零配件储备供应。各地将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依法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违法行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