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个西瓜卖到168元的新闻,着实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是什么样的西瓜可以卖出这样的价钱?又是谁种出了这样的西瓜?又到了西瓜种植的季节,笔者决定去生产这个高价西瓜的衢州市衢江区林氏精品西瓜专业合作社一探究竟。
2月25日,春寒料峭,然而,在衢江区莲花镇林氏精品西瓜专业合作社的基地里,笔者看到已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首批播下的2万株西瓜苗,已长出了一尺多长的藤蔓。“再过十天半月,就能看到西瓜的花蕾了。最近因为气温过低,影响了瓜苗的生长,否则,早就开花了。”合作社理事长翁有良说,只要气温适宜,这批西瓜4月中旬左右就能上市,另外50亩精品果园已全部准备就绪,马上就可下种瓜苗。
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
在瓜农们眼里,翁有良是一个从西瓜育苗到营销的行家,远近的瓜农都称他为“西瓜大王”。翁有良1972年出生于衢江区云溪乡,从事西瓜贩销已经有17个年头。他现在种的都是精品瓜,效益比传统种植方式提高了许多倍,人家的西瓜论斤卖,他种的西瓜论个卖,除了168元一个的“招牌瓜”外,每个50元、40元、30元的品种还有好几种。如今,他不但在衢江区莲花镇投资兴建了200多亩钢架设施大棚、50余亩西瓜嫁接苗基地,还在海南和湖北投资兴建了1000多亩西瓜基地。此外,翁有良也贩瓜,他把各地的西瓜和自己合作社的精品瓜销往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江苏、上海等省市,去年,销售额达5000多万元。
翁有良种瓜、贩瓜十分注重品质,他对贩销的西瓜进行分类、分级包装,根据市场需求提供不同规格和要求的西瓜,而对自己合作社生产的西瓜更是从育苗开始就严格把关,使之达到无公害的标准要求,成为西瓜市场的精品。如今林氏精品西瓜合作社的产品被市场广泛认可,注册的饭甑山牌商标在去年还被授予“衢州市名牌”。他因为种瓜、贩瓜的不凡业绩,先后获得“浙江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衢州市十佳创业青年”等称号,还被推选为浙江省人大代表、衢江区政协常委。
如今的翁有良,说起西瓜总是一脸的自信,但刚入行时他也摔过跟头。1996年春,翁有良揣着几年来开饭店、摆水果摊的积蓄和在亲朋好友处借来的6万多元钱,与人合作到海南贩运西瓜。到海南后,他们走东家串西家,最后选定了一家规模较大的瓜农,看着瓜田里翠绿的西瓜,品尝着瓜农精心准备的甜脆可口的西瓜样品,尤其是“侃”到每公斤1.8元的收购价格时,翁有良的心里美滋滋的,要知道别的瓜贩可是2元一公斤的价格收购的!相比之下,自己首先在成本上就节省了不少。但他哪里知道这趟寄予厚望的生意却打了水漂。翁有良说:“那时候我们真不懂,收购的那片瓜田前一天刚灌过水,因为海南是沙质地,根本看不出来,所以还没等西瓜运到市场就开始烂了,结果血本无归,还倒欠亲友好几万元的债。”
很长一段时间翁有良睡不着觉,为自己的无知而内疚,为自己的决策失误而难过。他思考再三,觉得还是应该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再搏一搏。于是,他磨破嘴皮又向亲朋好友借钱,继续去贩卖西瓜。不过,这以后他长了“记性”,处处小心谨慎,有拿不准的地方就向人请教。当他与温岭同行说起第一趟贩瓜失败时,还是同行为他解开了失败的原因:贩瓜一定要在现场把瓜田里的西瓜切开看一看,如果瓜瓤有汁流出来,则是瓜田刚注过水的“水蒸瓜”,这绝对不适合长途运输,一席话使他茅塞顿开。
从此,翁有良贩瓜再没有失过手,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好。
“瓜田结义”催生合作社
翁有良姓翁,为什么市场上响亮的却是“林氏”之名?
“以前交通不是很发达,信息也不够灵,一车瓜贩到一个地方挣到了钱,第二车再贩运过去还来得及。现在交通方便,通讯联络十分便捷,所以贩与销的无缝对接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你想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把西瓜贩销生意做好是不可能了。”翁有良讲到前些年与现在贩销西瓜的感受时说。当然这也是“林氏”合作社诞生的“天时”。2002年,翁有良认识了在衢州农贸城做精品瓜果批发生意的林岳明,相互谈起了贩销西瓜的事。交流中,翁有良把一人贩瓜、另一人销售的想法说了出来,这正合林岳明的心意。事实上,林岳明因为早年家庭条件不好,17岁就从常山到衢州城里摆摊卖水果,有了一点积蓄之后便开始在农贸城里开水果批发部,尽管生意越做越好,但在他心里却一直藏着到外边闯一闯的念头。就在这一年,他们结伴到湖南岳阳、长沙等地考察,并成功地把衢州产的麒麟瓜打入了长沙多家市场。
此后,两人分工明确,林岳明到各地市场卖瓜,翁有良则根据林岳明提供的信息到各地采购西瓜,还把本地的西瓜贩到了湖南、湖北、广东、福建等地,每年的收益都不错。
贩运西瓜最喜欢到种植大户处收购,因为这既可少了四处转悠的辛苦,节省时间和成本,又可保证西瓜的品质和数量。2008年的夏天,衢州麒麟瓜陆续上市,翁有良、林岳明来到了衢江区全旺镇饭甑山脚下的瓜田大棚收购西瓜,认识了连片种植西瓜50多亩的瓜农方建国。方建国种植的西瓜数量多、品质好,加上为人厚道,翁有良、林岳明来此贩瓜自然十分愉快。而方建国的西瓜有了翁有良、林岳明的贩销,也就没有了难卖的顾虑,就这样,经过几年的合作,种瓜、贩瓜、销瓜也就更加紧密地联在了一起。
同时,翁有良、林岳明敏锐地觉察到作为西瓜的食用安全越来越重要,高品质的农产品将越来越受欢迎。有一次,翁有良与林岳明商量说:“我们一个卖一个贩,如果有一片自己的基地就好了,既不愁卖,质量也有保证。”林岳明也身有同感,只是一时也无暇顾及而已。一次,翁有良到方建国处购瓜,与方建国谈了自己的想法。方建国一听十分高兴,满口答应说:“真能自产自销那当然好”。就这样,他们吸收周边的瓜农成立了合作社。可是取什么名好呢,这又让大家犯了难。考虑到林岳明在外销售西瓜已经多年,拥有良好的市场口碑,取“林氏”之名会更有利于西瓜的销售,就这样衢江区林氏精品西瓜专业合作社便应运而生了。
合作社把大家捏成了“拳头”。方建国是个种瓜行家,负责种植和田间管理。林岳明在全国各地跑市场,负责推销基地生产和贩运的瓜果。翁有良是理事长,他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瓜果品种的选择,争取产业扶持政策和组织营销策划等方面。4年来,“瓜田结义”的3人各有所长,各尽其力,非常默契,合作社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
走精品之路永不停息
合作社的成立让翁有良他们3人有了新的更大的舞台。
谈起西瓜产业的未来,翁有良显得十分兴奋,滔滔不绝,因为他熟悉西瓜产业,对发展精品西瓜有着美好的憧憬,每一步都走得那样的坚实。
2005年,翁有良到武义收购西瓜,瓜农老李望着整块即将收获的瓜田,因为上游农田曾经种过西瓜而使他的瓜田也传染上枯萎病,显得十分沮丧。“如果是嫁接瓜苗,这种情况就可以避免。现在如果去搞一个嫁接苗基地,那是很赚钱的一笔买卖。”老李看着身边这位年青人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为此,翁有良三赴温岭、玉环,邀请技术人员加盟创业,办起了自己的嫁接苗基地。现在,基地每年育苗200余万株,瓜苗除供应合作社成员外,还销往江西、湖南、湖北等地,收益100多万元。
解决了西瓜轮种难题,没有了四处流转土地、来回搬运设施的辛苦,如何为市场提供四季瓜果的想法又填满了翁有良的心头。在他的带领下,现在合作社不仅建成了钢架设施大棚,还建起了基质栽培的“无菌”大棚,不仅使西瓜生产摆脱了季节的限制,还生产出了更高品质的瓜果。在他的基地,“蜜奶”系列、“超越梦想”系列西瓜,“小白龙”、“玉茹”甜瓜等品种轮番种植,已经实现了四季有瓜果的目标。
翁有良和林氏精品西瓜合作社不停地为市民带来“奇迹”:“蜜奶神瓜”因工序独特,每只卖到168元,使一个普通的西瓜成为了高档的礼品,并得到市场青睐……
在成功的道路上,翁有良他们没有满足,他们要把基地建成市民休闲采摘的乐园;他们要在城里开办直销店,让市民随时尝到新鲜的“林氏”精品瓜果。翁有良说:“你想什么时候需要林氏合作社的瓜果,‘林氏’就能按时提供成熟的瓜果。”他们努力做大西瓜产业,通过自己的育苗基地,不断地引进、反复试验新的品种,引导更多的瓜农参与种植,并对质量进行统一管理,以提高品质增加效益。他们要使“林氏”西瓜走出衢州、走向全国。
展望西瓜产业的未来,翁有良信心百倍。他说传统农业做得再好,效益也不显著,农业只有走市场化、精品化、产业化、现代化之路,才有大作为。他说:“我会在精品之路上一直走下去,追求更大的成就!” 俞云龙 董利兵翁有良(左)在介绍西瓜生长情况。(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