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浙江人均耕地不到半亩,每一寸土地都弥足珍贵。“8810行动”将实施产业集聚化行动放在八大行动之首,是基于浙江农业基础的现实选择,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农业产业集聚,不仅要扩大生产规模,还要完善收储、加工、销售等配套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和功能完备的产业区块,促进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提升相协调、产业体系完善和功能拓展相融合,进而发挥出规模、组织、品牌等方面的综合效益,使农业产业在提升中裂变。
推进农业产业集聚化,必须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要坚持建设、管护和利用并重,强化政府责任,落实年度计划,增加有效投入,严格防止用途改变、功能退化;要完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培育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提高种粮效益。
推进农业产业集聚化,必须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要整合资源要素和资金项目投入,引导多元化经营主体落户,集中改造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设施;要坚持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结合,健全组织管理体制和后续管理办法;要通过多种途径使园区的品种、科技和经营模式等不断扩散。
推进农业产业集聚化,必须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要发挥资源区位优势,打造一批依托产业、功能完备、经营集约的规模化农业综合体;要积极推进专业化产业带、产业群建设,促进产业布局集中连片,实行区域产业专业化发展;要建好杭州、宁波、温州都市圈和浙中城市群郊区的都市型产业区,环杭州湾和浙东沿海地区的加工出口型产业区,金衢丽地区及部分欠发达山区的生态型产业区,形成产业结构、功能定位差异化发展新格局。
推进农业产业集聚化,必须大力推进产业基地建设。要开展地域特色和比较优势产业开发,打造一批特色水果、茶叶、畜产品、食用菌等生产基地;要实施农业文化创意工程,开发农耕文化产业和创意产品,培育一批新增长点;要加快引进资本、技术和人才等优质要素,建设一批有特色、基础好、层次高的产业基地,不断扩大其试验、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