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服装中化学物质含量有法律规定
日本对纤维制品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有法律规定,特别是对儿童用品中甲醛、有机汞化合物等的含量有明确限制,如果超过规定便不允许销售。校服也在法律限制之内。日本从幼儿园就有园服,公立的小学没有校服,私立的小学和中学都要穿校服,校服和运动服是分开的,以藏蓝色等深色为主,做工考究,价格也比较贵。一些小学生的校服外衣、胸口口袋、衣领边缘、后背都会使用反光材料;前胸部分加入了强度比较高的防护材料增强安全系数;很多校服的袖子、裤子可以变长;材料注重轻量、耐脏和速干的特性。校服一般由校方委托专门厂家设计制作,因为校服一旦定型就多年不变,所以校方和厂商的合作关系也比较稳定。有些地区的教育部门会指定当地的学校选择本地区的厂商生产校服,以扶持当地经济。
如今日本大量产品在海外生产,但校服却很多是日本国产的,有的日本大型的校服生产企业甚至完全不录用外国员工,这在大型服装企业中并不多见,原因是他们非常注重技术培训和品质,认为采用本国熟练员工更有利于技术的传承和保证产品的质量。
澳大利亚服装使用欧盟标准
澳大利亚的学生每天上课都要穿校服,但是并没有强制性要求家长必须从学校购买。通常学校提供的校服价格比较贵,但卫生状况和质量都经得起严格的审查、符合澳大利亚纺织品服装技术法规要求。而对于服装致癌物的检测,澳大利亚目前使用的是欧盟标准。此外,从学校购买的校服通常都是纯棉质地,而且很多是由澳大利亚本地生产商提供。之所以选择本地厂家,一方面是为了促进澳大利亚本土制衣业;另一方面是澳大利亚本地制衣工厂的规格较为严格,甲醛等物质极少被使用;再加上本地的工厂距离学校比较近,方便学校监管。
除了直接从学校来购买校服,澳大利亚的学校也鼓励家长自行为孩子购买或制作校服,家长可以按照学校提供的式样,直接去制服店购买成衣,或者选择上好的布料找裁缝自行剪裁。由于家长对子女的穿着和健康非常在意,因此在自行购买校服时,对于质量和卫生的问题,家长会比学校更加在意。一些著名的服装店会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进口服装和纺织品进行独立的卫生和质量检测,而不仅仅是依赖于供货商提供的原产国的检测报告。
英国多服装品牌由校服起步
英国各中学校服通常是由学校统一定制,由于只有这项费用需要学生家庭自己担负,因此校服的价格较高,一般需几十英镑。尽管如此,多数家长仍愿意为孩子购买校服。原因是青少年易受同伴影响,喜欢互相模仿,又紧贴时装潮流,追捧新款服装。假如不规定穿校服上学,父母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为子女上学的服装操心。鉴于此,英国校服销量能够保持良好态势。
不少教育界人士赞成学生穿校服,其中一个原因是校服可以带来庞大的经济利益。值得一提的是,英国一些拥有较深文化底蕴的服装品牌是由校服起步的,比如创建于1865年的N&L原为英国贵族学校伊顿公学特供校服,现今它已全面进入保守的英国上层社会。除了仍为伊顿公学服务之外,该品牌也逐渐开始拓展美国市场。
韩国校服参与商业竞争
韩国校服已作为成衣的一个品类在市场上参与商业竞争,并逐步形成特有品牌。校服制造商在销售中非常注意广告宣传,很多校服品牌不惜以重金邀请当红青春偶像作代言人,如SMAT品牌的校服就请当红偶像文根英为代言人。以这些当红偶像作为模特拍摄的精美校服宣传海报,往往可以非常有效地吸引中学生的注意,而中学生对偶像崇拜模仿心理,不仅使拥有偶像代言的校服品牌销量大增,也使学生真正喜欢自己的校服,并以身上的校服为荣。
目前韩国校服的生产销售已形成较成熟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并且具有自己的品牌和风格。在这种商业化竞争背景下,韩国校服利用市场强大的调节作用和淘汰机制,让校服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在自由市场的推动下,校服甚至形成特有的高端品牌,逐渐进入质优、物美、价廉的良性循环。既保障了质量还有相当的设计感。
(据新民网 一鸣/文 2013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