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林业

省林业厅要求抢抓季节

春季绿化造林美乡村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作出全面部署。绿化造林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肩负的使命更光荣、责任更重大、任务更艰巨。近段时间来,各地林业部门加强领导,加大力度,抢抓季节,集中精力,精心谋划,掀起了春季绿化造林的热潮。
  省林业厅要求各地,以“3·12”植树节为契机,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加大绿化造林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崇尚生态文明、关心支持绿化造林事业的良好氛围。
  要紧紧围绕中央“双增”目标,突出重点工作,坚持以点带面,为完成全年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一是持续推进“1818”平原绿化行动,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以城市城镇、沿海沿江、公路铁路、江河渠堤、农田林网和村庄绿化为重点,加大支持、投入、组织力度,确保完成年度任务。二是加快推进“四边”绿化,严格建设标准,注重绿化质量,坚持新建改造同步,实行连线整片推进,切实提升“四边”区域生态质量。三是扎实推进森林抚育,实行面上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切实抓好中央森林抚育补贴工作,强化森林抚育推进的机制办法,重点加快高速公路沿线连片森林抚育,加快推进抚育机械化。四是加快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持续增加沿海、平原区域森林资源总量,重点抓好泥质基干林带按标准合拢建设,特别是新围垦区要按规划建设防护林,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五是认真组织实施造林补贴试点工作,完善先造后补工作机制,提高造林补贴的受益面,鼓励和调动基层造林积极性。六是大力发展生态高效林业,加强现代林业园区建设和指导,加快林下经济发展,认真抓好木本油料提升项目,继续抓好林区道路建设,切实增强林业富民能力。七是深入开展森林城市、城镇、村庄、单位创建,加快城乡绿化步伐,突出“身边增绿”,建立健全部门绿化工作机制,调动部门绿化工作积极性。
  要全面提高营造林质量。坚持质量为本,实行科学造林,强化作业设计,加强质量管理,合理确定苗木规格、整地方式、栽植密度、树种配置,提高绿化造林成效。坚持适地适树,使用良种壮苗,合理选择林种树种,体现地方特色,以乔木树种造林为主,提倡大苗造林、全冠种植。进一步加强营造林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严格按照技术标准组织生产,推进绿化造林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加强科学造林指导,积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一线,推广普及科学造林知识和技术,提高营造林科技含量。坚持造管并举,认真落实绿化造林长效管理机制,推行“一造管三年,一封管五年”的管护办法,确保绿化造林种一片、活一片、成一片。
  要创新营造林组织管理机制。积极探索绿化造林新机制、新办法,鼓励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类投资主体通过多种方式投入绿化造林事业,抓好试点示范,大力发展承包经营、农户联营、公司+农户等多种造林组织形式。积极推行营造林合同制、招投标制和报账制,大力推行专业队营造林,不断提升营造林成效。积极推行造林和抚育监理制,加强绿化造林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建立健全绿化造林检查验收制度与质量追究制度,提高绿化造林工作水平。 沈林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