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鎏琰
本报讯 近日,省农业厅出台《关于落实八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提出要结合农业发展实际,不断拓展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增收渠道,实现2013年我省农民增收预期目标。八项举措分别为:
扩量增产促增收。千方百计扩大粮食生产,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100万亩;深入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建立部级万亩高产示范片85个、省级千亩高产示范片300个;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0万亩,推广粮经轮作“千斤粮万元钱”高效种植模式50万亩;新建畜禽生态养殖场35个;新增家庭农场500家、合作农场(土地股份合作社)200家。
提升品质促增收。组织实施产品优质化行动,实施蔬菜产业提升项目,加快推进标准园创建,带动蔬菜产业产值增长3个百分点;广泛推广应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建好12万亩集约化育苗基地;全面提升农产品品质和效益,鼓励培育农产品品牌,创建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100个,无公害农产品350个,绿色食品130个,新建“三品”认证产地80万亩。
省工节本促增收。深入实施农机化促进工程,新增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面积20万亩、油菜机械化收获面积3万亩;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150万亩,力争亩均节本增收40元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2个百分点;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400万亩;推广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农药减量增效技术1000万亩,农药利用率提高2个百分点。
加工增值促增收。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全年新增订单基地40万亩;完善农产品保鲜设施和冷链运输系统,实现错时销售,提高比较效益。
市场营销促增收。积极培育农产品营销主体,切实搞好农产品流通;继续办好省农博会、上海展销会等各类综合性、专业性展会,力争全年各种农业展会销售额达到16亿元,合同订单220亿元;大力发展新型流通业态,推动农产品网上贸易。
拓展服务促增收。稳步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争取全省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旅游人数新增60万人,实现休闲观光农业产值140亿元;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增收本领。
盘活资源促增收。积极盘活土地资源,力争全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新增30万亩;加快提升秸秆、桑果枝、菌糠和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水平,新建沼气工程10万立方米,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池1万户,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9%;加强平台搭建和招商引资,力争实现工商资本投资农业150亿元。
落实政策促增收。抓好粮食生产补贴、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订单收购奖励和能繁母猪、生猪良种补贴政策落实;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年新改革完成200家以上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比上年增长8%;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并探索建立政府补助和商业保险有机结合的农业灾害救助体系,完善生产经营风险救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