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余姚搭建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平台

  在余姚陆埠镇郭姆村,有一处连片面积360多亩的农作物展示示范平台,这些天,试种的小麦、油菜新品种长势旺盛。余姚市种子种苗管理站副站长韩娟英说,在正常天气情况下,小麦5月份可以收割,亩产量在400公斤左右,高于普通栽培水平。
  据悉,2006年,余姚开始搭建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平台,把科技、生产和产业有机结合,加快种子科技成果转化。陆埠基地连续3年进行小麦免耕直播和机械收获示范,让农技人员和合作社农户开了眼界。这项省工省本技术很快得以推广,去年余姚全市小麦面积扩种到5万亩。
  该市还根据当地水稻、粮油作物种植特点,在姚西北双季稻区选择牟山镇青港村建立“早稻——双季晚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平台;在中东部单季稻冬种区搭建“单季晚稻——油菜、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平台。两个平台通过区试、扩展鉴定,掌握品种适应程度,同时做好优秀新品种丰产示范。
  几年来,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平台已引入试种水稻、小麦、油菜新品种400余个,示范品种60余个。通过试种、示范,水稻“甬优12”、“甬优15”、“秀水134”,油菜“浙油18”等一批新品种成为主栽培品种。通过试验展示示范平台的丰产示范,早稻新品种“中早39”,从2010年的1026亩,扩大到去年的4.38万亩,增产粮食202万公斤,增收638万元。预计今年“中早39”推广面积将达7万亩左右。 孙吉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