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圣威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泰顺,除了山,还是山。蜿蜒绵长的山路,将泰顺积淀千年的生态之魅深养于大山。在全国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中,泰顺生态环境质量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一。
泰顺农业该如何发展?如何把生态优势转换为发展优势?
泰顺人清楚,唯有通过土地流转,给现代农业腾出足够大的空间,才能让泰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成为独特的资源,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民族乡的765张“邀请函”,请来了花3000万元“种地”的6名商人
这是要蕴藏多大吸引力的“邀请函”,才能让陈锋的6人创业团队甘心放下风生水起的服装、皮鞋生意,成立浙江果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斥资3000多万元,流转土地3200亩,在泰顺竹里畲族乡发展山区现代农业?
竹里何宅洋村村民吴金作为“邀请函”的起草人之一,向记者讲述了他的理解。何宅洋村青山环绕,溪水潺潺,生态环境十分吸引人。2011年,吴金流转土地2.8亩。现如今,已被“果润”聘为长期顾问,目前其每年稳定的土地收益加工资性收入已达两万元。
“但土地流转前,这里是个典型的‘空壳村’,村里干啥都没钱。”吴金告诉记者,大伙得知土地流转可以让青山绿水“变现”时,全都心甘情愿把土地交出来了,最终将全村980亩土地整体租赁给果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租赁期限17年。
副乡长吴可塑认为,“邀请函”的最大吸引力来自诚意,而诚意则来自全乡涉及土地流转的765户农户的共识——盘活的土地,为每一个乡民和“果润”等工商主体带来了双赢的局面。765份流转合同化作一张张“邀请函”,用整片整片的土地表达畲乡人殷切而诚恳的期盼。
作为“受利面”的另一头,果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同样表达了自己的诚意。负责人陈锋告诉记者,以何宅洋村为例,“果润”以每亩200元的价格,盘下了土地,并投资500多万元,修建了长达33公里的公路。“果润”的诚意还在“发酵”:茶花园、玫瑰园、薰衣草园、猕猴桃基地、蜗牛生态养殖工厂、天鹅养殖、油茶林红豆杉套种等项目规划让人目不暇接;一名生物学硕士管理整个“植物工厂”,采用价值165万元的从国防科技大学引进的物联网系统让人大开眼界;5亩温室可以种出200万元效益,每公斤蔬菜平均成本为0.8元,不到人工种植成本的一半。
记者了解到,目前,竹里畲族乡耕地流转1540亩,流转率达70%;林地流转3800亩,流转率为21.1%。全乡流转土地涉及农户占全乡总农户数的62%。通过土地流转,2012年,该乡成功引进4家农业企业,流转面积4800亩,协议总投资达3.5亿元,目前已投入4000多万元。同时,乡党委政府加强与投资主体协调,引导他们优先雇佣当地农民,果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雇佣当地农民最多时一天达100多人,去年支付本地农户工资170多万元,其中最高的一人年工资近1.8万元。
土地流转带动了农民增收,农户流转土地的热情高涨。截至2012年底,泰顺县共流转土地39257亩,流转率为32%。
100个现代农业招商项目发出“绿色之约”这是已然可碰触到的泰顺决心
一个多月前,以“凝聚·回归·共赢”为主题,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的2013世界温州人大会首次推出了29个现代农业招商项目。
泰顺县在大会上向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11个国内城市的近1500名瓯越骄子展示了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及涉农优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向世界敞开了泰顺现代农业的发展大门。“世界温州人大会第一次推介现代农业项目,反映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利润空间在逐渐扩大,而泰顺现代农业的发展条件日趋成熟。”泰顺县农业局局长赖立斌认为,土地是否流转得起来,是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关键,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
此言不虚,泰顺发展现代农业的底气,正是来自其行之有效的土地流转工作以及实实在在的招商引资政策。
目前,泰顺县已完成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信息化平台建设,10个乡镇都装有1台触摸屏一体机,对土地流转信息实时发布,乡镇、社区的土地流转动态,县级可以了如指掌;县、乡(镇)先后成立土地流转服务站,10个乡镇全部配备了包括合同鉴证员、土地流转管理员、信息员在内的流转队伍;政府鼓励民间组织和个人参与流转中介服务,支持其整合成一定规模后,统一流转给经营者;从今年开始,县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作为土地流转奖励资金。
2013年,泰顺目标新增规模流转面积20000亩,使流转率达到48%。这意味着,全县近半耕地将被盘活,现代农业将搭起更大的舞台。“好戏”正在不断上演。
看,百丈镇飞云湖周边农业园区已有六家企业入驻并注册成立公司,镇政府又与浙江飞云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增资2000万元的投资协议,一个综合性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园将指日可待。
看,仕阳镇的金银花基地已初具规模,再过一个多月,漫山遍野的金银花将让农民“收金揽银”。
看,前期已投入6600万元的浙江味美思泰顺养殖基地已从效果图变成了实景,这里将成为浙南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
看,白鹤渡休闲观光园、雅阳墩头村中药材基地等项目正接踵而至……
还有许多看不见的“好戏”。泰顺县今年计划包装推出100个现代农业招商项目。为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2012年,泰顺县政府再次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招商引资工作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召开了全县农业招商引资工作现场推进会,县委农办(农业局)专门成立了农业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确立了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分管领导和联系人,同时设立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库。
去年9月,泰顺县被中国商业联合会商品交易市场交易委员会授予“中国市场投资开发第一县”称号,这无疑为其“全国生态示范区”的招牌镀上了一层“真金”。开放的投资市场、雄厚的工商资本与首屈一指的生态环境碰撞出的火花,将进一步打通发展现代农业的“天地线”,泰顺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心愈发坚定了。“盼望工商资本、先进技术、新兴项目投入大山的怀抱,在这里寻找更好的发展空间。”赖立斌告诉记者,泰顺现代农业的支撑平台将越来越完善,发展天地将越来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