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绍兴会稽山脉古香榧林正处于“申遗”进行时。作为香榧主产地,绍兴在发展香榧产业上又出大手笔,准备用3年建成新的香榧良种繁育基地,整个项目总投资近1000万元,到目前为止,基地已栽下两万多株香榧。
200多个品种形成种质资源保护库3年后可年产良种穗条150多万条
近日,笔者来到位于诸暨市朝湖山的一片山地。这里已被划分成多个区块,每个区块内都种上了同一规格的香榧苗。每棵新种的香榧苗都用遮荫网罩着,远远看去像一个个排列整齐的蜂箱。“3年后,这里将建成新的香榧良种繁育基地。”李金昌是这片试验地的“当家人”之一,他说,如今一些基础设施已经动工,包括修路、建荫棚和修建晒场等。“最近刚刚新种了1万棵香榧苗,都是采自全国各地的种质资源苗木。”20多年前,他们就在这里培育香榧苗,到目前为止,整座山上已栽有两万多株香榧了。
在山地的一块图示牌上,标示着试验地的功能区块,有资源收集区、试验林、示范林等。山上还划出了一个采穗圃,这里栽着多种优质的香榧树,需要嫁接时,就从这里剪穗条。“3年后,这一片就能年产良种穗条150多万条。”李金昌说。
据李金昌介绍,这里的香榧包含有100多个品种资源,其中20多个品种是从安徽、江苏等省外采集过来的,其余80余个是省内品种。每年的春、夏、秋季,李金昌都要和同事赶到外地去采穗。加上以前采集和培育的,目前整个繁育基地已拥有200多个品种资源的香榧树,相当于给香榧建立了一个种质资源保护库。
建成省内最大的香榧育苗中心缓解良种种苗供不应求的状况
据了解,今年2月份,省林业厅确定了首批15个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诸暨市林科所名下的香榧种质资源库名列其中,这也是绍兴市首个入选的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
诸暨市林科所有关人士介绍,诸暨香榧虽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但除细榧外,其余品种主要呈野生状态。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受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些品种已呈现消衰现象。
绍兴市林业局有关人士也提到,浙江至今尚未建立品质能够保证且经省级以上林木种苗管理部门认证的香榧良种采穗圃,良种穗条质量不稳定,良种苗木遗传品质参次不齐,致使香榧大规模造林存在风险。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全省香榧栽植面积以平均每年超过2000公顷的速度增长,大量的苗木是通过农户繁育,从种植基地采集穗条,品种质量无法保证。
近年来,从香榧(榧树)中仅筛选出优良品种8个,除细榧已通过国家级审定外,有的尚未完成无性系测定,与美国山核桃的500个品种相比相距甚远,可见香榧良种选育工作迫切需要加强。由优株到优良无性系再到品种,建立香榧种质资源库正是为香榧良种选育提供一处平台,有利于丰富香榧品种资源,改变单一品种打天下的局面。
绍兴市林业局有关人士说,作为集果用、药用、油用、观赏等众多用途于一身的世界珍贵经济树种,香榧仅仅被用来产果销售是远远不够的。据介绍,目前,诸暨市已在筹建香榧良种苗木产业园区,到时将联合诸暨市内主要育苗企业和大户,进入园区建成省内最大的香榧育苗中心,以便更好地对种质资源加以保护、收集、整理和创新利用。
近年来,根据省林业厅的以“香榧南扩”、“香榧西进”为重点工程的香榧产业发展规划,除主产区大力发展香榧产业外,杭州、丽水、金华、衢州以及宁波等地均在引种香榧。“到2020年全省每年新发展香榧基地在5000公顷左右,预计未来5年,全省年育苗量在300万株以上。”绍兴市林业局有关人士说,目前还没有专门的采穗圃供应良种穗条,可以造林的良种嫁接苗供应量明显不足。
此外,安徽、湖南、湖北等地香榧发展也逐渐起步,所需的良种穗条和种苗将更加紧张。“这些地方的很多香榧苗都是从我们这里采购的。”诸暨市林科所有关人士介绍,现在一棵3年生的香榧苗已能卖到20-30元,年份越久,卖出的价格越贵。“目前,香榧种植正处于快速增长期,良种种苗(穗条)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种苗价格不断上升,利润空间大。”绍兴市林业局有关人士认为。
陈乙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