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镉超标大米的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些大米产自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等地。专家表示,土壤镉污染是造成农产品镉超标的主要原因。除了采矿、冶炼以外,滥用磷肥也可能造成土壤镉污染。
土壤中镉含量或来自磷肥
“同等条件下,土壤中的镉含量升高,大米中的镉含量也会相应提高,两者的关联性达到99%。”湖南省地质研究所教授童潜明表示。
湖南省环保厅法制宣传处处长陈战军说,环境背景中镉不超标,湖南攸县及衡东县为何会生产出镉米?他说:“我倾向于认为是肥料带入的。”
童潜明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与工业污染相比,由不合理施用磷肥造成的污染,同样值得重视。
作为最常用的三大化肥之一,磷肥被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其主要原料是磷矿石,天然伴生镉,每千克磷肥中的含量从几毫克到几百毫克不等。不当施用磷肥会造成土壤镉污染,已经获得国际公认,在部分欧美国家,磷肥中的镉含量被严格立法限制。“但在湖南的农业生产中,这一标准未得到有效的落实。”童潜明说,在湖南大多数农村地区,农民从化肥店买来成袋的复合肥,按每亩地一袋(50公斤)的传统习惯施用,而非根据土壤的实际肥力调整。
2005年,童潜明曾在长沙某饮用水源保护地做过调研,当地土壤镉含量本底值并不高,但在五处农田的采样中发现,表层土壤的镉含量明显高于底层,其中一处所采的米样,镉含量超过国家标准。“附近没有任何工矿污染,唯一的解释就是滥施磷肥导致表层土壤镉含量升高。”“从整个湖南来看,氮、磷肥的施用过量,钾肥却不足。”湖南省农业厅土肥站站长谢卫国说。
在童潜明看来,如今湖南为了增产,会大面积使用磷肥。磷肥施到田里去,镉不断累积,一定程度后,就会导致土壤的镉含量超标,最后引起农作物污染。
别用镉含量高的磷肥
一位从事农资销售的资深人士表示,云贵川等地的磷矿制成肥料后,由于含镉量低,所以大部分都出口至国外,仅有一小部分在国内销售,且价格高昂,于是大部分湖南农民使用的是价格低廉的复合肥,其中大部分都是高镉含量的磷肥。
童潜明指出,目前就是要停止推广镉含量高的磷肥。除此之外,也有几种办法来修复,一种办法就是工程修复,而工程修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换土,这个办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点不太现实同时也不经济。第二个办法是植物修复,比如这个土壤镉含量高,如果种粮食作物镉含量会超标,那就种不吃的东西,例如棉花、桑树。
童潜明介绍,有些植物,它吸镉的能力很强。比如洞庭湖能够吸毒、解毒,是因为湖里面有一种植物叫芦苇,可以吸收大量镉。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潘根兴教授说,可以一边治理,一边使用,例如种植花卉、苗木或者烟草作物等,不同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不同,一些旱地作物如玉米比水稻吸收镉的能力明显要弱。因此,可以针对污染物类型和污染强度选择种植作物。
成希 晏磊
新闻助读:据报道,镉进入人体后的排出速度很慢,人肾皮质镉的生物学半衰期是10-30年,慢性镉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5-20年,对健康危害最严重的靶器官是肾脏,主要危害是导致结缔组织损伤、生殖系统功能障碍、肾损伤、致畸和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