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德清:东衡村为农民建藏书楼

  近日,笔者来到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位于村中心的一座崭新徽派建筑特别引人瞩目。白墙黑瓦的三层小楼,被文化味十足的围墙包裹着,小楼二层正中挂着“抱春堂藏书楼”的木质牌匾,这就是被东衡村以及周边村民都津津乐道的藏书楼。
  敲开藏书楼院子的大门,一位老农笑着迎了上来,他叫陈景超,他收集了1万多册书籍,如今这些被他视如珍宝的藏书,全部收藏在村里为他建造的这座藏书楼里。
  他收藏的书籍,内容遍涉经、史、子、集,还有相当一部分医学、哲学、历史、自然科学及地方志,其中不乏许多珍贵古籍。东衡村党总支书记章顺龙说,村里孟兆页墓的开发、镇上镇志的编写,里面都有陈景超不少功劳。2011年,村里决定修一幢藏书楼无偿提供给他藏书。
  东衡村的这一决定得到了县里、镇里以及广大社会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德清县提供了2亩土地供建造藏书楼,中国美术学院牵头多家单位为藏书楼发起了捐助,再加上村里支持的一部分钱,这幢投资100多万元、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的藏书楼终于在去年年底建成。陈景超第一时间将他的1万多册藏书搬进了“新家”。“真没想到,村里和社会上的热心人士会这么重视,专门建这么一幢藏书楼,免费给我藏书。”陈景超视书如宝,如今它们有了专门安置的地方,这让他开心不已。
  陈景超的万余册藏书被全国许多文化人士所熟知。每年,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爱书之人会前来参观。“以前家里地方小,来的人一多就转不开身子。”他说,“如今有了这么好的环境,还能有个宽敞的地方给大家坐坐、交流一下。”陈景超说,藏书楼是对外开放的,有爱书之人想要看书,他都欢迎。他还打算在藏书楼摆上几把椅子和茶几,搞个读书沙龙供大家学习交流。
张丽萍 韩 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