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坑村是磐安县维新乡一个偏远的山村,距离磐安县城约40分钟的车程。两年多前,这个偏远村子进出的只有一条3.5米宽的水泥路,两辆小车交会都很困难,山路一侧就是悬崖,没有护栏,除了驴友,一般人很少会来这里;村子里的青壮年都走出大山,外出打工,留在村子里的只有老人和小孩。现在,原本狭窄的水泥路变成了6.5米宽的大路,两辆大巴都可交会;原本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陆续回来了,村子又变得热闹起来。
马家坑村的变化,与灵江源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有关,更与磐安小伙子张伟斌的二次创业有关。
带着“第一桶金”回乡二次创业
今年30岁的张伟斌,是磐安县尖山镇下宅村人,看上去斯文瘦弱。他曾在宁波做品牌电器生意,2010年回到磐安,选择了一条充满挑战却惠及家乡百姓的二次创业路。
张伟斌曾经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海尔公司工作,从业务员一直干到工程部部长、区域产品总监。2008年,年薪已达四五十万元的他,不甘心给别人打工,在宁波开起了自己的公司,代理海尔产品,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攒足了二次创业的资本后,张伟斌选择了回归。回归后做什么?当初有两个选择,一是开一家品牌家电旗舰店,他在这行有充足的经验和资源,几乎没有风险;二是涉足旅游业,依托磐安的青山秀水开拓新事业,但这对他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之所以选择后者,不仅因为近年来磐安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更因为当地政府打造生态磐安对旅游业的大力支持。”张伟斌说。
万事开头难,更何况旅游业的投资回报周期长,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条路注定会充满困难和挑战。但张伟斌是一个很执着的人,回到磐安老家后,他就马不停蹄地到各地调研,往返于山水之间。渐渐地,他有了二次创业的蓝图,成立了新境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与维新乡党委、政府及磐安县政府签订了旅游开发协议,在维新乡马家坑村王大坑自然村开发灵江源森林公园。
维新乡位于磐安县东南部最边缘,其境内的灵江源森林公园,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孕育了自然界“峰奇、壁绝、谷幽、瀑多”的独特景观。这里的溪水清澈见底,一处处小瀑布触手可及。
为了开发好森林公园,张伟斌跑遍了全国各地的同类景区,学习借鉴、吸收精华;请来浙江大学的专家和教授,专门对景区做了全面的规划设计。去年9月1日,森林公园开始对外试营业。他说,这是自己的家乡,要因地制宜地对景区进行保护性开发,要把灵江源森林公园打造成高品位的景点。
在景区的开发建设中,张伟斌很注重周边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从维新乡通往景区王大坑村的5公里道路,他拿出了300多万元进行拓宽。截至目前,灵江源森林公园总投资已超过2000万元,完成了停车场平整和硬化、300米防洪堤、景区内道路及桥梁、1000米悬空栈道等建设。
把赚钱的机会先让给当地的村民
“还是回到村里好,这么好的空气和环境。如果在村里也能赚钱发展,谁不想待在自己家里呢?”两年多前,王大坑村留守的村民不足20人,如今已经有80多人回老家创业。46岁的杨金福就是回归村民之一。进入景区门口,穿过停车场,走上一个短短的台阶,就是他家。他不仅开起了农家乐,还在家办起了小旅馆。
跟其他村民一样,杨金福很早就走出了大山,外出打工求发展。在台州,他从一名普通的打工者,成为一家手工艺品厂的老板。得知老家开发景区后,杨金福就决定回老家发展。去年7月份,他带着妻子、岳母回来开起了农家乐,成为最早的回归者之一。
“现在景区营业不久,游客主要集中在周末。忙起来的时候一天要烧十几桌。‘五一’那天就烧了15桌。”为此,杨金福雇了一个帮忙的伙计,最忙的时候,在仙居上班的女儿也回家帮忙。他把家附近能种的四五亩地都种上了蔬菜,仍不够吃,经常要到县里采购。仅去年7月到10月底,杨金福的农家乐就赚了15万元。
“在外面工作压力大,回到家里后,感到亲切、轻松。”杨金福说,现在他每天醒来就听到鸟鸣,呼吸到最好的空气。村里的老人都很长寿,最年长的村民已经95岁,78岁的老人走起路来仍健步如飞。杨金福希望,他也能在老家幸福地变老。
像杨金福办的这种农家乐,王大坑村现在有9家;能提供住宿的床位,村里有五六十个。不过随着游客的增多,仍然供不应求。越来越多的村民有了回家致富的打算。目前,王大坑村还在规划新农村建设,很多村民曾经不敢去想的愿景正在一一实现。
这样的场景,令张伟斌感到高兴。尽管他自己正面临资金困难。“景区所需的投资远远超过我的预想,我现在几乎已经‘倾家荡产’了。”张伟斌半开玩笑地说。为了保证前期投入资金,他毅然卖掉了自己所有的房产。
尽管如此,他至今没有在景区开一家农家乐,也没有自建旅馆以尽快得到投资回报,而是把这些赚钱的机会让给了当地的村民。“赚钱并不是最重要的。做这件事,让我对这个社会、对自己的人生都有了新的认识,有了新的高度。”张伟斌说,他出身农村,父母都是务农的,家里没有任何背景,但在开发景区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这让他很感动。尽管如今景区才刚刚起步,一路充满困难,但是目前已经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回归,给村里经济的带动作用显而易见,这让他感到很有成就感。
张伟斌说自己不懂表达,但是表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会努力做好这件事。为了景区的开发和推广,他每天起早贪黑,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是常有的事。
把最美的风景呈现在游客面前
现在景区发展已经给村民带来明显变化,所以,村民们很关注森林公园今后的发展。“只有景区变好了,我们农家乐的生意才会更好。”走在村里,村民们看到张伟斌,都会热情地打招呼、拉家常,言语中流露出他们的期盼。
灵江源森林公园的栈道足有1公里长,走在上面,灵江源森林公园大峡谷尽收眼底,奇峰、绝壁、幽谷、怪石、穿岩而出的古树以及矗立崖边的迎客松,一步一景,美不胜收。
“核心景区内主要景点有30多处,远可观山峰,近可俯瞰整个大峡谷。”张伟斌说,在开发悬空栈道时,他们还将规划建设一座跨越大峡谷的高桥,游客空中横穿大峡谷,既惊险又刺激。“考虑到安全等因素,这要等到景区全部开发完成、时机成熟时再说。”
他介绍,今年景区还将打造浙中地区唯一的爬瀑区,游客在参观游览之余,还能顺着瀑布往上爬,与自然山水进行亲密接触,增加游玩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景区的环保生态长廊也将在不久后呈现,长廊中将设立石书,介绍什么是水土流失、垃圾要如何分类、明天我们将吃什么,以及世界各地的环保标志等相关环保知识,增强游客保护环境的意识。特别是对于来景区的小朋友,在亲近山水的同时还能寓教于乐。
“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好的环境,我们还在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能在明年通过3A景区的评审。”张伟斌介绍,今年景区将建造一个5万立方米容量的水库,在枯水期满足景区用水的同时,也用于附近村民的农田灌溉;建设1000多平方米游客接待中心,到时候也能为更多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现在,来森林公园游玩的游客已不少,尤其在周末,除了周边县市,有不少上海、温州、台州、杭州等地的游客前来探访,品尝农家土菜。
张伟斌说,虽然有许多困难,但在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他一定不会辜负村民们的希望,朝着梦想坚定地走下去。
倪寒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