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国家语委近日发布《2012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国梦”、“钓鱼岛”等成年度热词。
2012年使用频率增高的汉字有“微”、“奥”、“习”、“岛”、“八”、“伦”、“钓”、“叙”、“舰”等。使用频率增高的词有“钓鱼岛”、“中国梦”、“十八大”、“生态文明”、“电商”、“新能源”、“欧洲杯”、“正能量”、“三沙市”、“交会对接”等。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杨尔弘表示,使用频率变化较大的字词集中反映了社会关注点的变化,如“微”是源于媒体对政务微博、小微企业的大报道量,“钓”反映了去年人们对钓鱼岛事件的关注。
2012年相关专家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中提取新词语585条。其中,“最美某某”、“中国式某某、“房某”、“末日某某”词语模式使用较广,如“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房哥”、“房叔”、“房爷”、“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逼婚”、“末日商品”、“末日商机”都出现频次较高。
“三字格”的新词如“白富美”、“高富帅”、“矮穷挫”、“土肥圆”等也较多。而前几年流行一时的“某某族”、“某某门”、“被某某”词语群2012年则在减少。
新词中98%以上由纯汉字组成,但夹杂着英文单词“style体”是个例外。从去年的“江南style”、“航母style”,到今年“五一”的“劳动style”,“style体”使用仍很普遍。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田立新表示,热词、新词不断丰富人们的语言生活。无论是“中国梦”、“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海洋强国”、“文化强国”、“十八大”、“正能量”等新词汇,还是“中国好声音”、“莫言热”、“最炫民族风”、“你幸福吗”等流行语,都折射出2012年全景生活。
(据人民网 一鸣/文 2013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