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第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向西南开出半个小时,眼前的景象从高楼变成了无数低矮的平房,密密麻麻地聚在一起。这就是索维托,南非最大的贫民窟,超过100万黑人聚居在这里。在索维托的中心地带,有一间褐色小屋,它的主人是反对种族隔离制度的斗士、南非前总统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而小屋进门正中央,赫然嵌着几个银晃晃的大字:FREEDOM(自由)。这正是小屋主人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中国香港Beyond乐队创作过一首歌曲:《光辉岁月》,这首歌正是献给曼德拉的。正如它的歌词中唱到:“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曼德拉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受压迫黑人争取解放的伟大事业。
无可选择的黑色肌肤
1918年7月18日,曼德拉出生在一个叫姆卫佐的小村庄,就在这片土地上,南非作为殖民地历史已经延续了几个世纪。1911年从多个殖民地合并而成的南非联邦成立后,英裔和荷裔白人成为了这个国家强势的统治集团,而当地原著居民——南非黑人,却在种族歧视与隔离制度下,饱受西方殖民者和当地白人的压迫和虐待。
南非著名球星拉德贝曾经这样回忆当时南非的种族隔离:“(索维托)有大片的土地,这里是我们天然的训练场,我们在泥地上练球,在垃圾堆旁边,都无所谓。我们进不了城,那里有围栏圈起来的是标准训练场,有白人在打橄榄球。这就是那时的南非,没有交流和沟通,只有指责和对抗。”
正因为南非的种族歧视和虐待如此严重,即便是作为酋长的儿子,童年时代的曼德拉也不可避免地因肤色而备受歧视和冷落。从小对种族主义的强烈不满,已经在曼德拉的心中埋下了追求种族平等与解放的种子。因此,曼德拉“决不愿以酋长身份统治一个受压迫的部族,而要以一个战士的名义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
为种族平等而斗争
1938年,曼德拉来到黑尔堡大学学习,这所大学培养了后来一批杰出的南非民族主义领导人,包括约翰·杜贝、塞姆、贾巴伍、索布克韦、坦博和曼德拉等。在此,曼德拉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民族主义者。他还积极投入学生运动,参加讲演,抒发对种族歧视的不满,收听丘吉尔的演说……在家乡埋下的民族主义的种子在学校相对浓厚的政治空气中得到了萌发。
1944年,在黑人社会活动家沃尔特·西苏鲁的介绍下,曼德拉参加了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下称“非国大”),正式投身黑人解放运动。并创建青年联盟,以非国大隶属组织的形式开展工作。青年联盟成立宣言明确宣告,“白人以优越的军事技术和组织技能夺走了黑人长期赖以为生的土地,剥夺了他们寻求独立命运和自由生活的一切安全保障。然而,非洲人并未接受这一命运的摆布,他们拒绝接受非洲人是一个被征服的种族因而必须被灭绝这种理论。为了自治,非洲人将不惜任何代价。”
从抗议到抗战
1948年,30岁的曼德拉当选为南非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全国主席,经过近5年的艰苦努力,由于鲜明的立场吸引了大部分黑人民族主义者,青年联盟终于在1949年赢得了非国大的领导权。
之后,曼德拉选择了压力策略——利用黑人在人数上的优势,通过和平的方式,造成巨大的声势和压力,迫使白人做出让步,促使种族主义政权改变自己的政策——通过非暴力运动的方式来逐步获得种族的自由和解放。
然而,1960年3月21日,南非黑人城镇沙佩维尔发生种族屠杀事件,警察向示威群众开枪,打死69人,打伤180人,造成骇人听闻的血腥惨案。白人当局还宣布实行紧急状态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搜捕,几千名黑人运动积极分子被捕入狱。随后,南非政府又颁布了《非法组织法令》,非国大等一系列组织被宣布为非法。
因此,种族平等斗争从抗议一度演变为了抗战:曼德拉于1961年6月创建非国大军事组织“民族之矛”,开始进行武装斗争。而从1956年开始,曼德拉就已经开始受审。1962年,43岁的曼德拉被南非政府以政治煽动和非法越境罪判处五年监禁,1964年6月,他又被指控犯有以阴谋颠覆罪而改判为无期徒刑,从此开始了此后长达27年的铁窗生涯。
半生铁窗
“我已经把我的一生奉献给了非洲人民的斗争……我怀有一个建立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美好理想……我希望为这一理想而活着,并去实现它。但如果需要的话,我也准备为它献出生命。”这是曼德拉在1964年被判处终身监禁时在法庭上发表的声明,曼德拉当年45岁,正是壮年时期,然而等待他的却是囚禁和折磨。对普通人,也许这就等同于宣判死刑。但曼德拉并没有被打倒,他要向世人证明,信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摧垮的。
在监狱中,囚犯被迫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如采石、制砖、采集海藻等。然而曼德拉却坦然自若:“事情有所改进,饮食和衣物也还可以。1965年时我在采石场干活,只能看到头上的蓝天。1971年开始改行干采集海藻,能够看到大海,遥望船只来往。”
曼德拉坚持每天在狭窄的牢房里锻炼身体,原地跑步45分钟、做俯卧撑和仰卧起坐。他说:“没有消息来源,但我们充满了信心,我相信我们的事业终将胜利。”这一段时期,曼德拉曾专心阅读毛泽东的著作。毛泽东关于武装斗争的思想和论述,深深启发和影响着他。
对希望永不放弃的信念让曼德拉在监狱艰难地度过了27年。也是这个信念使他最终走出了监狱。
功成身退
“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1990年,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终于消解,风烛之年的曼德拉终于重获自由。而此时的他,已经是72岁高龄了。
1994年,他为之奋斗一生的梦想终于实现。当年,南非举行了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非国大领衔的联盟获胜。为反对种族主义斗争了一辈子的曼德拉当选为南非首任黑人总统。
这是南非一个新时代的开启。正如曼德拉所言,“让所有人得享正义,让所有人得享和平,让所有人得享工作、面包、水、盐分。让每个人都明白,每个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都获得了解放,从属于自己。这片美丽的土地永远、永远、永远再不会经历人对人的压迫,以及遭全球唾弃的屈辱。”
对于曼德拉来说,这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在登上一座大山之后,你会发现还有更多的山要去攀登”——当选之后,他即着手实施南非经济发展计划,扩大就业,推行种族和解政策,反对种族主义,改善黑人的生活水平,积极推行国家稳定政策。
1997年12月,年近80岁的曼德拉辞去了非国大主席一职,并表示不再连任。1999年,他任满离任。
不过,曼德拉“退而不休”,为对抗艾滋病、黑人孩子的教育以及非洲和平而奔走。2010年世界杯闭幕式上,曼德拉坐着轮椅出现在了约翰内斯堡足球城体育场,绕场一周接受观众致意。
虽然他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已经无法言语,但就像老人经常爱穿的彩色衬衫一样,他的心中依然充满了阳光与温暖。
(摘自《第一财经频道》 陈潇晨/文2013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