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卫 文/摄
6月的杭城,潮湿而闷热。好在有一桩茶业盛事,给广大爱茶之人提供了一个闻茶香、品茶味、赏茶艺、论茶道的好去处。
6月27日,2013中国茶业博览会暨拍卖交易会在杭州开幕,浓浓茶香中,专家学者、茶企茶商共襄茶事,同谋发展。
名品荟萃:六大类茶齐聚杭城
浙、闽、云、皖、湘、赣等主要产茶省份的300余家茶叶龙头企业齐聚杭州,绿、黄、白、青、红、黑等六大类茶争鲜斗醇,茶叶设备、生产加工技术以及使用器具等相关产品琳琅满目……诚如主办方所言,本届博览会是浙江历年来举办的规格最高、类目最全、参展品牌企业最多的茶博会之一。
香高味醇、性形柔和的绿茶,黄叶黄汤、浓醇清爽的黄茶,茶汤浅淡、白毫不脱的白茶,绿叶红边、既鲜且醇的青茶,汤色红艳、浓郁带甜的红茶,香气纯正、陈香馥郁的黑茶……当我国六大类茶叶齐聚杭城,共同散发出浓郁的茶香时,就算不是爱茶之人,也会扇动鼻翼深吸两口,赞一个:“好香!”
闻着茶香,领导和专家们来了。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中国茶叶学会会长江用文,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王建荣,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梁月荣,浙江农林大学教授苏祝成等纷纷赶赴盛会,他们说,参加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开展调查研究,从而判断掌握中国茶业特别是浙江茶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闻着茶香,茶叶企业及相关行业企业也来了。中国茶叶拍卖交易服务有限公司、浙江深深宝华发茶业有限公司、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云南大益茶业有限公司等300余家茶业企业的负责人和200余家海内外采购商一起来到了杭州和平会展中心,他们说,参加这样的活动,有利于掌握市场信息,开展合作交流,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市场脉搏。
闻着茶香,浙江茶叶主产区的农业、供销等部门领导和茶叶协会负责人也来了,他们说,来这种高规格的博览会上多看看,多学学,能够得到一些启发,从而推动当地茶产业转型升级。
闻着茶香,来得最多的还是“有口福”的杭州市民。面对或熟悉或陌生的茶叶精品,他们有的轻端瓷碗静品香茗,有的聚精会神欣赏茶艺,有的更是慷慨下单放心选购。
红绿之争:可以共存的浙江选择
天香牌九曲红梅、达然牌芦茨红、五龙云间牌红茶、龙泉红牌红茶、旗王牌永康红……看到这些既陌生又有点眼熟的茶叶品牌时,请不要惊讶,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浙江红茶。
浙江的绿茶闻名遐迩,西湖龙井、安吉白茶、大佛龙井等茶叶品牌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享有盛誉,但说起红茶,还真没有几个特别叫得响的品牌。其实,关于浙江是否要发展红茶产业,业内一直存在争议:有的认为,浙江绿茶产业规模大、基础厚,应该是浙江茶产业的不二选择;有的认为,浙江绿茶主要集中于春茶的利用,以生产名优茶为主要目的,大量夏秋茶利用率不高,可以依靠发展红茶产业来提高茶园的产出。
近年来,随着红茶市场的日趋火热,省内一些茶叶企业开始“摸着石头过河”,根据自身特点,逐渐调整产品结构,将触角伸向了红茶产业。据初步统计,今年春茶中全省红茶产量为1892吨,产值达到4.79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生产加工企业从去年的288家发展到目前的450多家,几乎覆盖了每个产茶区。
为促进浙江红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今年3月至6月中旬,省供销社、省茶叶产业协会、省微茶楼文化发展协会联合举办了“浙茶杯”红茶评比活动。活动得到了省内红茶生产厂商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有141个红茶样品参评。经过评审,杭州九曲红梅茶业有限公司的天香牌九曲红梅等15个产品被评为金奖(详细名单见今日C2版)。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它们就会成为市场新宠。“红茶和绿茶的竞争关系并没有人们所认为的那么激烈,红绿共存应该是浙江茶叶发展的最佳选择。”浙江绍兴会稽红茶业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杨兵兵如此分析。他说,无论是绿茶还是红茶,长三角地区的消费市场都很巨大,但在生产上却呈现绿茶一方独大之势。其实,绿茶和红茶完全可以形成互补状态。杨兵兵说,会稽红茶业公司今年计划生产5000公斤红茶,部分利用春茶生产,也有部分利用夏秋茶生产,仅在夏秋茶利用方面,该公司就将为绍兴茶农带去500万元以上的增收额。
茶叶拍卖: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声
“1600!”“1800!”“2500!”
……“8000!成交!”
随着拍卖师的一声槌响,由龙泉市凤阳春有限公司生产的2.5公斤凤阳春牌红茶被杭州一位消费者以每公斤8000元的价格拍得。
报价、竞价、落槌、成交。在开幕式当天举行的2013“浙茶杯”金奖红茶拍卖会上,15个刚获得金奖的红茶品牌各拿出2.5公斤茶叶,委托中国茶叶拍卖交易服务有限公司进行了现场拍卖,经过逐批展拍,多轮角逐,最终所有竞拍红茶全部成交,最高成交价达到了每公斤1.36万元。
虽然此次茶叶拍卖会的单个标的重量仅为2.5公斤,但这次拍卖对浙江茶叶贸易方式的变革与创新而言,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去年11月,国内首家经国务院批准的茶叶专业拍卖公司——中国茶叶拍卖交易服务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这家隶属于浙江省供销社的拍卖公司,于今年4月在2013西湖龙井春拍活动上敲响了浙江绿茶拍卖第一槌,这次又敲响了浙江红茶拍卖第一槌。“茶叶拍卖交易是顺应国际茶叶贸易方式演变作出的必然选择。”诚如周国富所言,作为茶叶生产贸易传统大国之一,我国大部分茶叶交易仍旧以传统“一对一”交易为主。一方面,这样的交易方式与国际通行做法不能实现有效对接;另一方面,传统“一对一”交易方式容易引发市场无序竞争、低价竞销,极大地制约了中国茶叶出口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创新茶叶国际贸易方式,推广茶叶拍卖交易,已成为业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声。
推广茶叶拍卖交易的做法得到了众多茶叶企业和相关单位的认同。在茶博会期间举行的中国茶叶国际贸易方式创新高峰论坛上,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全国16家茶叶领军企业共同发出了《积极参与中国茶叶拍卖交易平台建设倡议书》,号召全行业一起发挥各自的力量,开展茶叶流通交易模式的改革创新,推进产业升级,增强中国茶产业在国际茶叶市场上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省供销社主任马柏伟说,中国茶叶拍卖交易服务有限公司的组建成立,为创新茶叶国际贸易方式搭建了平台,但只是跨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何充分发挥公司创新平台的作用,广泛凝聚业界的资源和力量,推动茶叶国际贸易方式的变革与创新,为我国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服务,是摆在“中茶拍”公司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供销社将为之努力奋斗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