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廷尚
本报讯 记者从日前在临安召开的浙江省暨杭州市农机事故应急处置演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我省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但面临的不利因素仍然不少。省农业厅副厅长赵兴泉在会上表示,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树立危机意识、规范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上半年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今年以来,我省各级农机管理部门按照省农业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强化源头管理,狠抓专项治理,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1-5月份,全省共发生拖拉机道路事故156起、死亡52人、受伤149人,直接经济损失65.5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除直接经济损失略有上升外,死亡人数持平,事故起数和受伤人数分别下降19.6%、22.4%;发生道路外农机死亡事故2起,死亡2人,同比分别减少2起和2人,未发生较大以上农机事故。
在肯定上半年成绩的同时,赵兴泉指出,目前我省仍面临着外省籍拖拉机肇事率逐年攀升、道路外农机安全生产隐患逐渐显现、农民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仍然不强等不稳定因素。各地要冷静分析当前形势,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治理,切切实实开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坚决堵塞漏洞、排除隐患,力争实现四个“零”目标,即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安全责任“零缺位”、隐患排查“零漏洞”、对事关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努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保安全要树立四种意识
近年来,我省农机管理部门不断创新农机安全监管机制,提升农机安全监理服务能力和水平,农机道路交通事故连年下降,进一步夯实了农机化提质提速发展的安全基础。
农机安全无小事。赵兴泉要求各地在继续巩固现有安全生产工作良好基础上,树立四种意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树立危机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各地要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增强预防和处置突发性农机安全事件能力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农机事故应急管理机制,切实加强事故应急管理。
树立规范意识,推进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建设。各地要以“规范机构队伍、规范制度建设、规范牌证管理、规范培训考核、规范安全检验、规范安全检查与宣教、规范事故处理、规范‘平安农机’创建、规范警农协作机制和规范维修管理”为主要内容,规范开展农机安全监理各项工作,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新建50个农机安全检测中心和38个省级以上“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基本实现机构建设卓有成效、规章制度健全完善、监管能力显著增强、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的目标。
树立创新意识,加快推进农机免费实地检验。各地要以推进农机免费实地安全检验为抓手,依法履行全面监管职责,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力争年底前编写完成免费实地检验工作手册。要善于借助政府、部门的力量,加强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衔接,做到机具登记与补贴申请相结合,安全检验与送政策下乡、机具现场核实、质量调查相结合,做实做细免费实地检验的基础性工作。
树立服务意识,规范落实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我省是全国首批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省份之一,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是继农机购置补贴、农机作业环节补贴之后又一项关系农机化发展大局的扶持政策。目前各地报废工作实施进度不快,各地要加大政策宣传,做细做实工作,不折不扣地实施好这项政策,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