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畜牧业转型升级重在真抓实干

  □本报记者 陈小平
  省委书记夏宝龙日前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专题听取省农业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情况汇报。之前,省人大常委会做出了《关于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决定》,省政府常务会议也专题研究了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浙江决策层如此密集地关注畜牧业,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浙江农业转型升级,要从畜牧业开始。“进军号”的说法就是由此延伸而来(本报7月10日头版对此有专门报道)。
  这个进军号,既是省委、省政府对我省畜牧业发展的充分肯定,更是我省农业部门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吹响进军号只是一个时间点的事,仅仅是个开始,而进军乃至取得最终胜利,却可能需要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需要认认真真谋划,踏踏实实去干。
  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题中之义”,全省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责无旁贷。7月10日,省畜牧兽医局召开全局干部职工会议,专题学习省委常委会精神,部署贯彻落实工作。这种立说立行的做法是很要得的,充分体现了作为全省畜牧兽医行业主管部门履行职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不等不看、抢抓机遇的责任和担当。
  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要在统一思想上下功夫。当前我省畜牧业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机遇与挑战并存,摆在我省畜牧兽医人员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打“退堂鼓”,当“逃兵”;二是吹“冲锋号”,做“勇士”。选择前者,将愧对历史,愧对畜牧兽医部门肩负的使命;选择后者,既责无旁贷,又将在推动畜牧业的华丽转型中实现社会价值、人生价值。我们必须统一思想,选对方向,创新破难,勇往直前。
  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要在学习领会上下功夫。省人大决定和省政府即将出台的意见,是指导未来一段时间我省畜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要贯彻落实好,首先要吃透精神。作为行业管理者和引导者,尤应对其精神要义多读熟记、成竹在胸,这是指导基层、干好工作的前提,是凝聚力量、形成合力的基础,任何人都不能当“局外人”、“旁观者”,更不能出现“一问三不知”现象。
  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要在贯彻落实上下真功夫。吃透精神后,就应该甩开膀子干,但甩开膀子干,不等于蛮干。对当前我省畜牧业发展来说,贯彻落实好省人大的决定和省政府的意见,尚有很多具体问题和困难需要克服解决,需要用职业素养和智慧去设计一系列科学而有效的工作载体,将设想的蓝图一一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在进军号的回荡声中,喜看畜牧业通过转型升级,率先实现现代化,持续走在前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