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旧衣服跟踪记

  一位顾客提了一个大包,里面装满了衬衫、T恤、裙子,看上去有八九成新,衣服干净且叠放整齐。交给店员后,这包旧衣服便被投进一个回收箱内。店员递了一张八五折的优惠券给她。顾客随即在楼上、楼下逛了一圈,挑了几件衣服,用优惠券结账离去。
  这一幕发生在某快销品牌服装的一家上海门店内。今年3月起,该品牌在上海试行“旧衣回收”项目,顾客将家里闲置旧衣服打包送到店里回收,可拿到一张优惠券。门店将收到的旧衣服运回总部,交给当地一家回收公司做后期的循环利用。
  中国禁止旧衣服的销售,但允许用于回收分解加工成原料。虽然都是被丢弃的旧衣服,却各有各的出路。
  旧衣服登陆非洲
  如果说今夏在你身上穿着的牛仔裤,明年却出现在一个遥远非洲的当地居民身上,请不要奇怪。
  “中国的旧衣服很大一部分出口到非洲。”中国旧衣服网创始人方晓东说,“我们网站的每天访问量中,几乎有15%的访问来自非洲。”方晓东说,这个数据的采集主要根据访问者的IP地址。
  上海缘源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膺鸿是从事旧衣服回收行业者之一。他的旧衣物回收箱已覆盖上海990个小区,共有1200个左右。“我们回收来的衣服,有些连吊牌都没拆。”杨膺鸿说,去年公司共回收旧衣物305吨。
  在这些衣服中,约有40%会拆开重新打包,捐给希望小学,也有一部分会被卖到非洲。杨膺鸿介绍,“由于当地气候的问题,夏衣更加受欢迎。”
  除了中国,目前出口旧衣服到非洲的国家主要是美国、英国、荷兰、日本、韩国。方晓东说:“美国出口的旧衣服在非洲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随后是日韩等发达国家。”
  在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肯尼亚等地有大大小小的“米图巴”市场。在斯瓦希里语里,“米图巴”本意为“旧的”和“二手的”,现在成了当地人对进口旧服装的通称。那里的共同的特点是拥挤不堪,成排的简易摊位首尾相连,从T恤、牛仔裤到高档西服、风格独特的流行时装应有尽有。
  旧衣服利用率低
  每当有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大家都会捐衣捐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民政部门对收取的捐赠衣服已经有明确的标准。一般来讲,旧的内衣内裤及旧袜子将不予接收;衣物上如有明显的污迹、补丁、穿孔的不予接收。“对于捐赠衣物,一般要求九成新以上,而且冬衣需求比较多。”杨膺鸿说。
  但是根据缘源实业有限公司的旧衣回收情况来看,居民丢弃或者捐赠的衣服中,厚衣服的衣服总量仅为15%。这些成色较新的冬衣、冬被等,挑出来后进行臭氧消毒,再打包送民政部门或慈善机构。
  而对于破损、没有穿用价值的旧衣物,会根据棉、毛、化纤等面料再次分类,将不同面料的旧衣物发送到有资质的加工企业进行纤维化处理,制成可再利用的工业原料。比如,废旧衣服可以加工成再生棉,再生棉经过加工可以做成毛毡,而毛毡再经加工则可以做建筑保温、农业大棚保温的棉被。
  这部分虽是变废为宝,但是在杨膺鸿看来依旧可惜。“现在人们对面料的要求,比如颜色要鲜艳、透气性要好,使得单一纤维的使用越来越少,只有将近10%,剩下的90%的衣服都是混纺纤维制成的。”混纺纤维制成的衣服由于技术原因,无法分离成单一的原材料,只能粗加工。但填埋或者燃烧的话,则会使得其中的有毒物质释放,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在杨膺鸿看来,旧军服的回收是比较好的纺织资源再利用的例子。但对于一般的旧衣服,除了没有明确的分类以外,同样给旧衣服回收利用带来阻碍的还有技术和法规。“旧纺织品再利用,技术难点在于保持其原有的纤维长度,这点很难。”杨膺鸿说。
  旧衣服的未知出路
  “废旧衣物如何实现资源再利用,是全球的难题,国外也不允许衣服焚烧。”大约70%的旧衣服按照面料进行分类:毛、棉、化纤、混纺以及皮革橡胶,从而进行回收处理。目前,杨膺鸿的“废旧服装回收利用项目”已经作为上海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专项项目,列入上海市2012~2014第五个三年环保行动计划。
  因为不能焚烧,旧衣服何去何从成为一个难题。
  外经贸部、海关总署、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禁止进口货物目录》(第四批)中,旧衣物就在禁止之列,但目前还没有相关法规对二手服装出口交易进行规范。
  不过,相关政策正在关注纺织品回收这个新产业。
  2011年12月,发改委“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建立废旧纺织品回收体系,开展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拓展再生纺织品市场,初步形成回收、分类、加工、利用的产业链。”
  2012年11月,由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发起,联合28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共同组建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我认为促进旧纺织品资源回收利用,最重要的是要使它合法化。我们网站也希望能够促进相关机械产业的发展,以及让旧衣服资源信息得到充分的传递。”方晓东说。
  除了政府的积极信号,一些知名服装企业开始意识到旧纺织品回收的意义。
  H&M的“旧衣回收”活动启动截止到今年4月10日,中国共有1050公斤的衣物被回收。日本截至6月7日,已回收40860公斤衣物,德国地区为73000公斤衣物。这些旧衣服一部分将进入二手市场,一部分则会变回原材料再次使用。
  优衣库旧衣物回收活动于2001年开始,最初的回收对象仅限于羊毛类衣物,2006年开始范围扩大到全部商品。2007年以后,回收的旧衣物全部捐赠给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乌干达、尼泊尔、格鲁吉亚等12个国家的难民营,进行循环再利用。
  “旧衣服这个行业的发展还需要很长时间,法律的建立、人们观念的形成以及各种标准的提出都需要长时间的摸索。”方晓东说。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 吕爽/文 2013年7月9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