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2013《城市蓝皮书NO.6》,指出我国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状况不容乐观,2011年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综合指数仅为40.7%。《蓝皮书》指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要面临着六大障碍:一是成本障碍。对政府而言,较高的集中公共投入,加上后续的持续性投入,降低了地方政府推进市民化的积极性。对个人而言,大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很难承受城镇购房成本。二是制度障碍。农民工进城就业并享受市民待遇的政策支持体系至今仍未建立。三是能力障碍。农业转移人口通常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技能相对不足,由此限制了他们所能从事的职业和工种,工资收入较低,难以负担较高的城镇定居、生活和发展成本,也很难满足部分城市积分入户的条件。四是文化障碍。文化与行为方式的不同、经济生活差距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的偏见等,造成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性与归属感缺乏。五是社会排斥。除户籍、医疗、社会保障等显性排斥外,还存在思想观念、社会认同等方面的隐性排斥。六是承载力约束。一些大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出现了交通拥堵、房价高企、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城市病”;而小城市和小城镇由于缺乏产业支撑,公共服务落后,人气不足,发展相对不足。人口的集聚与城市的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据光明网 常红/文 2013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