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林业

五类林业机械有望列入农机补贴范畴

花木生产设施落后现象将得到改观

  □本报记者 曹丽娟
  近日,省林业厅、省农机局相关负责人和从事农机生产的企业代表会聚杭州,专门就浙江林业机械购置补贴问题开展座谈。这对浙江花木产业的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好消息。
  浙江是花木生产大省,种植面积、产值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三位,但花木生产设施落后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据调查,目前全省绿化观赏苗木(小苗除外)的主要栽培环节,如扦插、修剪、造型、施肥、移栽、起苗、捆绑等,主要还是依靠人力,设施运用极少。由此带来劳动力成本上涨,熟练技工缺乏。以掘苗工为例,不少地方即便开出每天300元的工资,还是招不到人。更重要的是,由于挖苗是一项体力活,年轻人嫌苦嫌累,不愿意干,导致挖苗队伍青黄不接,老化现象严重。有人预计,10年后,省内一些苗木主产区的挖苗工将断档。
  座谈会上,与会代表初步达成一致意见:将把割灌机、油锯、高枝锯、中耕除草松土机、挖树机等林农应用广泛、增效显著的林业机械首先纳入省农机补贴范畴,并根据林业生产实际,积极争取扩大农机补贴范围,促进企业研发与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争取更多高质量的林业机械广泛应用于林业生产,实现林业增效和林农增收。
  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省内的建德、安吉、开化、临海、龙泉等地林业机械应用得相对多一些,但总体而言,浙江的林业生产机械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推广使用林业机械,是提高林业生产工作效率,实现节本增效,建设现代林业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林业机械化已成为未来全省林业生产的一个发展方向。当前各地都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也希望借着这个机会,把推广应用林业机械这件惠农实事做好,早日取得成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