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现代植保,省钱省力更省心

我省提出五大创新推进植保事业

  □本报记者 陈鎏琰
  本报讯 8月15日,在台州椒江区葭芷街道中村的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里,记者看见,诱虫植物、杀虫灯、性诱剂等绿色植保技术应用随处可见。当天,全省现代植保建设暨绿色防控现场会在椒江区召开。
  作为会议的考察点之一,中村绿色防控示范区引起了众多参会者的强烈兴趣。该区示范面积1万余亩,其中核心示范面积750亩,区内通过种植抗性品种、实施“三控”施肥技术和生物诱杀技术、应用绿色环保农药调节害虫种群技术等,实现早稻和连作晚稻每季减少用药2-3次,单季晚稻减少用药3-4次,化学农药用量减少50%以上,且农产品品质明显高于农户自防区。
  近年来,我省现代植保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为:公共植保得到有效落实。省、市、县三级都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指挥长的重大农作物病虫害和植物疫情防控指挥机构,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指挥机制。《浙江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正式颁布实行,为公共植保的全面推进提供了法制保障;绿色防控得到大力推进,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明显进展,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和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集成创新方面迈出积极步伐,形成一批区域性的技术模式,得到了普遍推广;绿色防控示范应用规模和应用作物种类不断扩大,防治方式得到重大转变,积极调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方式,推动病虫防控方式由一家一户分散防控向专业化统防统治转变;检疫执法得到不断加强,建立和落实了农业重大植物疫情防控责任制,省、市、县、镇(乡)逐级落实防控责任,明确属地管理原则,并实行了严格考核,科技支撑得到明显提升;大力推进以监测预警数字化平台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建设,初步实现了粮油作物重大病虫监测预警数据标准化采集、网络化传输、规范化分析、图形化处理。
  省农业厅厅长史济锡指出,加快推进我省现代植保建设是保障农业生产、农产品消费和生态安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创新驱动发展,应对当前严峻形势的迫切需要。他要求,各地要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8810”三年行动计划,以创新驱动推动现代植保事业再上新台阶。要进一步创新理念,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明确事业根本在于保丰收、保质量、保安全,并调整监管领域;要进一步创新体系,健全应急防控体系,壮大植保服务体系,夯实政策保障体系;要进一步创新技术,加大绿色防治技术研发力度,加快农药产品开发步伐,提升技术推广应用效果;要进一步创新装备,建立植保检疫全程信息化平台,加强植保机械装备的推广应用;要进一步创新服务,加强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加强专业大户技能培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