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松阳:家庭农场主“手机种果”

  只要在手机上操作,就能查看大棚作物的生长状况,并遥控大棚的通风、灌溉和微喷等作业……这些天,松阳县水南街道竹溪村的葡萄园“庄主”潘中民并不像一般村民那样天天在大棚里浇水,而是在家里用物联网技术当起了“甩手掌柜”。
  走进潘中民100多亩的葡萄园,只见挂满了绿的、紫的、红的各色葡萄。潘中民在大棚内一个橙色的小盒子前停了下来。“这是数据采集器,插在土壤中的这两条线采集的是土壤的水分和温度数据,而顶上的圆柱体是照度传感器,主要检测光照度。”潘中民介绍,收集的数据会实时上传到数据中继器,并通过无线设备以及计算机通过云计算迅速上传到网络,果园管理者就能在手机、电脑上看到葡萄园的温度、湿度等各项数据,从而决定是否通过远程控制开启喷滴灌等设备,给“渴了”、“饿了”的葡萄浇水、补充营养液等。“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能够连上网络,就能管理果园。”潘中民给记者做了现场演示:他拿出手机,熟练地进入“中国农业物联网云计算平台”网页。在输入账号、密码后,手机上随即显示了各个大棚的相关信息。“你看,现在6号大棚数据出现异常。”潘中民边说边点击进入6号大棚网页,按下“开启滴灌”按钮。2分钟后,葡萄园水房里的水便给6号大棚的葡萄“喝”了个“饱”。
  “以往给100多亩的葡萄浇水,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即便装上了喷滴灌设施,200来个大棚也得一个一个看着,等到土壤湿度达到要求后才能接着给另一个大棚浇灌,浇多浇少也只能凭经验。去年7月,因过度滴灌,部分葡萄还染上了霉菌病,影响了品质。”潘中民说,自从今年7月用上了这套物联网设备,种葡萄变得更科学、更轻松了。
曾翠 陈碧鑫 王潇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