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食品药品安全

无糖月饼,真的无糖吗?

  无糖月饼,无糖吗?有人说:“无糖月饼,当然无糖。”有人说:“无糖月饼,有的无糖,有的有糖。”还有人说:“无糖月饼,也是有糖的。”这么说来,就有必要来一番求证,特别是糖尿病患者,更有必要为无糖月饼较真。
  目前,市场上的无糖月饼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月饼加工过程中使用糖醇类物质或甜味剂代替蔗糖和淀粉糖等糖类原料;另一类是在月饼包装上标示“不含蔗糖”,在月饼加工过程中可能使用了麦芽糖、葡萄糖等淀粉糖类原料。
  这两类月饼,如何区分呢?食品专家给出建议:查看月饼的配料表。有的“无糖月饼”,实际上是“无蔗糖月饼”,只是不含蔗糖,而其他成分如外皮含有的淀粉,经人体消化吸收,还是会转化成葡萄糖,一旦过量食用仍然会导致血糖升高。食品专家同时指出,对于糖尿病患者,无糖月饼也只能说是相对安全,还是少吃月饼为宜,同时减少主食摄入量。
  无糖月饼,是来自食品企业的一种说法。对此说法,医学界、消费者和国际惯例有着不同的解读,辑录如下:
  医学界并不认可现在市场上的“无糖月饼”。在他们看来,真正的无糖月饼,是不含蔗糖和淀粉糖且油脂含量非常低的食品。
  有不少消费者对无糖月饼持怀疑态度:既然无糖月饼“无糖”,为啥甜味十足呢?山西省偏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曾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无糖月饼进行专项检查,在“无糖月饼”配料表上发现,有的标注“含糖量15克”,有的标注“含有麦芽糖”。检查组因此得出结论:这些“无糖月饼”,其实是“有糖”的,是在“忽悠”消费者。
  按照国际惯例,无糖食品是不含蔗糖、甜菜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的食品,但可以含有食糖化酶属性的替代品。目前,我国已经批准列入食用卫生标准的食糖替代品有麦芽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乳糖醇。
  看来,“无糖月饼”有糖无糖、多糖少糖、如何认定,确实是个问题。《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规定,食品声称“无糖”,须满足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按照这个标准,月饼仍属于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即便不添加蔗糖和淀粉糖,也难以达到无糖食品的标准。
  面对比较混乱的“无糖月饼”市场,以下三个方面不可忽视:
  一是弄清“无糖”概念。一些月饼生产企业对于真正的无糖月饼概念不是十分清楚,以为不加蔗糖和淀粉糖就是无糖了,结果造成含糖量超标。还有一些月饼生产企业看准了“无糖月饼”有噱头,销量好,加了糖的月饼也称“无糖”,贩卖“无糖”概念。
  二是坚持“无糖”标准。据报道,“无糖月饼”的配料表没列入麦芽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乳糖醇等食糖替代品,而月饼照样甜味十足,那就说明肯定含有其他糖分。因此,应坚持“无糖”标准,不搞“无糖”炒作。
  三是防止“无糖”误导。一位专门治疗糖尿病的医生说,冒牌的“无糖月饼”,虽然不含蔗糖,但含有精制淀粉,甚至是麦芽糖与葡萄糖等糖分,就血糖指数而言,反而会导致血糖升高更快。“无糖月饼”毕竟不同于一般食品,消费对象主要是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能误导。 单守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