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是国家级生态县,境内
山脉逶迤,溪谷纵横,自然生态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该县以“特色优质、生态高效”为发展目标,以农业“两区”建设为主平台,按照推进农业集约化、生产标准化、运行组织化、销售品牌化、发展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思路,致力于高效生态的农业产业培育,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毛竹、水果、中药材、油茶、畜牧、高山蔬菜等七大农业主导产业,农业产业特色明显,农业经营主体夯实,农业品牌效应凸显,农业产业发展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目前,全县拥有各类特色种养基地19.75万亩,2013年上半年农业总产值4.39亿元,同比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15元,同比增长10.3%。
推进农业集约化
泰顺县以农业“两区”建设为契机,搭建区域性具有竞争优势和规模效益的农业产业化平台。目前,全县共投入资金1.3亿元,已通过省、市、县三级验收认定的粮食生产功能区31个,总面积2.27万亩。在建的“飞云湖”和“万峰”两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成主导产业示范区4个、特色农业(林业、渔业)精品园9个、休闲农业观光园2个。今年计划投资7000万元,共设粮食生产功能区7个,面积6422亩;中心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任务10个,涉及面积12000多亩。
推进生产标准化
近年来,泰顺县坚定不移地推进了三杯香茶叶、泰顺杨梅、山地辣椒、无公害薏苡、水稻等农业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制订和推广应用工作,印发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图5万多份,每年利用农民知识化等平台开展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4000人次以上;并积极抓好省、市农业标准化推广示范项目创建工作,强化典型示范作用,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的推广和应用。同时,为提升农产品品质,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优质农产品品牌,该县还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强化监管,做好农业“三品”认证工作。目前,全县已获认证的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35个、绿色食品4个、有机农产品6个,“三品”认证面积达9万多亩,农产品合格率达98%以上。
推进运行组织化
全面实施强龙兴农“12345”工程,做好农业龙头企业、示范性合作社的培育。目前,全县共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18家、县级38家;部级示范合作社8家,省级13家,市级33家,县级规范化合作社111家。
推进销售品牌化
品牌蕴含着巨大能量和经济效应,用好了能发挥“点石成金”的作用,这也确立了品牌的战略高度。近年来,泰顺县始终不懈加强品牌培育和市场开拓,农业品牌效益日趋显著。目前,已鼓励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各类生产主体创出国家、省、市驰名(著名、知名)商标40个。特别是为进一步加快泰顺茶产业发展,该县统一打造了“三杯香”品牌,通过CCTV-7农业军事频道广告宣传,组织茶业企业参加系列的茶事活动,利用茶事活动冠名权等,推广和宣传泰顺“三杯香”茶叶品牌知名度,使“三杯香”茶成功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全县获得许可使用“三杯香”中国驰名商标和证明商标的企业达23家,“三杯香”公用品牌价值达7.16亿元。
推进发展多元化
借助旅游主业化平台,大力发展现代休闲农业,逐步形成以农家采摘、农家乐、农家游为内容的休闲旅游。目前,该县发展农家乐特色村点24个、星级农家乐51家;发展猕猴桃、杨梅、葡萄等观光采摘农业8000多亩,实现了农旅融合发展,带动了一批农户增收致富。同时,把农业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上半年,完成泰顺农业招商引资包装项目汇编手册,出台《泰顺县2013年农业招商引资总体方案》,推介17个重点农业招商引资项目为温州市农业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完成农业招商引资包装项目104个。并积极参与和利用“世界温州人大会”、“温州农业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暨2013初八超市节)”,对该县的自然环境、旅游资源、涉农优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农业招商项目等做了全面的包装宣传,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签约落地50个,协议资金9.9亿元、到位3.28亿元。
筱村镇粮食生产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