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浙江种植业

海盐水稻良种补贴力度大助力粮食生产“三提高”

  2013年,海盐县除了落实省里的水稻良种补贴外,还对列入县级的水稻主导品种实施良种补贴政策,共补贴资金66.8万元。
  水稻良种补贴政策的实施,使得海盐县水稻良种统供率保持在60%以上,居全省前列,同时促进水稻生产实现了“三个提高”。
  一是提高了粮食单产水平。县农业局积极引进“秀水134”、“嘉禾218”等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县财政对农户购种环节进行补贴,大大提高了农户购种积极性。通过推广水稻优良新品种,大幅度提高了水稻平均亩产,全县粮食单产从2005年的514公斤增加到2012年的577公斤,增幅12.4%,单产水平位居全省第一。
  二是提高了粮食种植效益。水稻良种补贴政策的实施,不仅降低了农户的购种成本,而且充分发挥了新品种的增产效应,农户种粮的效益得到了提升,保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据测算,水稻良种补贴项目区每亩收益较以往增加了150元,其中因价格因素增收约40%、增产因素增收约45%、政策性因素增收约15%。
  三是提高了粮食产业化水平。水稻良种补贴政策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粮食品种“多、乱、杂”的局面,政策补贴项目区内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优良品种的集中连片种植,吸引了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投资粮食产业,带动了全县粮食产业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如浙江友邦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海盐种植优质水稻6300余亩,其产品多次获得中国稻米博览会金奖,市场反应良好。 姚云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