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农机化

农机维修 任重道远

  •   本报记者 俞廷尚 葛勇进 通讯员 苗承舟
      9月27日,11支农机维修队齐聚宁波市鄞州区,代表各自地区参加全省农机维修技能竞赛,通过理论考试和现场操作两轮较量,竞逐省内农机维修行业的这一桂冠。据悉,这是我省首次举办农机维修技能大比武。
      农机维修直接关系到机具的技术状态和安全性能,既影响农机的使用效果和经营效益,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农机使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然而,与我省近年来高新农机具快速增长、农机化加快发展形势不相适应的是,农机维修整体水平还不高,行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机维修,可谓任重道远。
    服务方式有创新,发展势头还不错
      随着《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浙江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国家和我省对农机维修业的管理已经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政策法规体系。
      在不断完善落实政策的进程中,我省农机维修行业也不断加快发展。我省自2009年开展创建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站点活动以来,涌现出了一批文明经营、诚信服务的农机维修站点,共评选出一二三星级农机维修站点312个。
      在此基础上,今年,我省还评选出了杭州市萧山区聚力农机综合服务有限公司、慈溪市田地农机维修服务中心等首批11家“四星级”农机维修站点,这些站点具有较强的维修能力、良好的经营理念、在当地群众及用户中具有较好口碑。
      各地也积极行动起来,以全省星级文明维修站点评选活动为载体,扶持和推动维修网点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打响农机维修服务品牌。
      近年来,我省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这一新兴力量的作用,鼓励其与农机生产企业、经销商合作发展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为周边农户提供优质、及时的农机维修服务。省农机局把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建设列入省农机化促进工程项目予以扶持。
      2009年,浙江省首家由农机合作社和生产企业合作组建的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在嵊州三界永明农机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标志着我省社企联手破解农机维修难题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的创立,既有效解决了合作社自身发展中广大社员的维修保障问题,又为周边地区广大农机大户提供维修服务,而且还解决了农机企业单枪匹马闯市场中遇到的农忙季节售后服务力量不足、保障不力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农机维修服务保障能力,为我省农机维修业发展探索了新路子。
      2010年,我省首家农机4S店——嘉兴创新农机4S店在平湖经济开发区开业。嘉兴创新农机4S店整合了保田农机专业合作社、创新农机有限公司、高新农机销售服务部等资源,建立起集农机销售、维修保养、配件供应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4S店。农机4S店的成立标志着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取得了新突破,农机维修服务取得了新进展。
      统计显示,全省目前共有农机维修站点3909家,从业人员6538人。农机维修行业呈现出了农机维修点、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农机4S店多种服务模式并存的发展态势。
    制约因素仍不少,破除瓶颈需合力
      近年来农机数量迅猛增长,品种更加多样,与农机新手不熟悉机械更不会维修叠加,致使农机用户对维修服务的依赖度越来越高,维修服务需求更加强烈。农忙期间维修服务配套跟不上,已成农机手们的一大“心病”。
      然而,农机维修不同于其它维修工作。由于农忙时节时间紧、分布广且分散、交通不便、现场抢修难度大等特点,使得这项工作要真正做好、做到位,难度不小。
      目前我省农机维修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专业人才缺乏、技术设备缺乏、规范标准缺乏的问题较为凸显。维修能力不足,特别是高新农机具维修较为困难,维修质量不高,直接影响了农机使用效率和效益,已经成为制约我省农机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前,我省现有维修网点基本上以传统的拖拉机维修居多。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机化发展形势变化,现有网点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维修需求。
      统计数据显示,全省3909家农机维修站点中,能从事整机维修、竣工检验和总成零部件修理的一二级综合维修点仅37家,绝大多数维修点仅能承担局部性换件修理、一般性故障排除和整机维护工作。
      此外,维修规范、质量标准和检测设备缺乏,使得维修质量难以保证,因维修质量引起的纠纷和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农机维修网络建设滞后、政府扶持引导力度不够等原因,也制约了农机维修行业的健康发展。
      有困难,也有机遇。近年来,在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激励下,各类农机装备快速发展,仅享受财政补贴新增的农机装备就超过70万台(套),随之而来的是农机维修需求的与日俱增。可以说,我省农机维修行业未来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省农业厅副厅长赵兴泉在观看维修技能竞赛后表示,农机维修是一个前景十分广阔的朝阳型行业,各地要加大力度培育农机维修服务组织,引进先进农机维修技术装备,创新服务模式,与时俱进发展农机维修行业,真正建立起区域性高新农机维修服务中心,保证农机维修需求。
      不少参加此次竞赛活动的农机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后将通过建立企业特约维修点,与农机经销商、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维修站点合作,开展农机作业入库保养和作业期间巡查上门服务等方式,打响服务品牌,提升企业竞争力。
      部分参加活动的地方农机管理部门负责人也表示,将探索农机定期保养制度、包修制度、冬修夏检制度等有效途径,进一步增强和拓展服务功能,提升农机维修服务水平。
      省农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积极争取政府领导重视和地方财政部门支持,加大对农机维修人才的培训力度,将农机维修设施设备投入、技术提升改造等纳入公共财政支持范围,着力改善农机维修装备条件,大力扶持多种形式的农机维修服务模式,逐步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的农机维修服务网络,提升农机维修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
    新闻链接
    全省农机维修技能竞赛结果
    一等奖:杭州市代表队、金华市代表队二等奖:宁波市代表队、温州市代表队、衢州市代表队、台州市代表队三等奖:绍兴市代表队、湖州市代表队、嘉兴市代表队、丽水市代表队、舟山市代表队技能比赛现场。 葛勇进 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