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同心协力奏响救灾最强音

——我省农业系统指导农民尽快恢复灾后生产

  □本报记者 俞圣威 姚力丹 徐琳
“要认真研判灾情,突出重点抗灾救灾,采取科学举措,争分夺秒,抢抓时机,尽快恢复灾后生产,力争夺取抗灾救灾胜利。”省农业厅厅长史济锡在10月12日上午召开的全省农业救灾和生产恢复工作视频会议上如是说。
  当天下午,省农业厅组织专家奔赴海盐县,分粮食、畜牧兽医、蔬菜、水果4个救灾指导组,在华星农场、宏亮农场、百合美农场、星健养殖场、兴农供销社基地、鑫森蔬菜基地、金斗笠农场等受灾现场,指导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灾后恢复生产工作。“菲特”重创浙江,农作物和农业生产设施受损严重。正当各受灾区抢排积水,力图尽快恢复生产的关键期,一股强冷空气不约而至,又将有降雨过程。目前我省仍有部分晚稻田受淹,一些稻穗已穗上长芽。这次灾情会不会影响杂交稻种子质量及产量?次生性灾害会不会发生?市场的畜禽价格会不会飙升……这一切,都考验着我省各地对当前灾情的研判与化解能力。
重整旗鼓,科学救灾很关键
  记者随省农业厅救灾指导组来到海盐县武原街道华星农场,农场主许玉君和农户们正忙着清沟,抢晴天给晚稻喷洒有机肥。得益于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完善的基础设施,许玉君承包的1200亩晚稻只轻度受淹。“冷空气来临时,天气干燥,叶片水分蒸发快,如果水稻尖叶长时间受淹,容易导致水稻根系活力下降,应尽快排水,让水稻叶尖露出来,当然,也要适当保持水分,以防青枯病发生。”省农业厅粮食领域首席专家孙健及时提醒。
  当得知许玉君去年亩产超过890公斤,目前虽然受灾,但还想再夺高产时,史济锡鼓励他:“希望你有信心,实现你的愿望,力争亩产超过850公斤。”
  而距华星农场不远的宏亮农场内的景象却惨不忍睹。截至12日,250亩晚稻已在水中泡了五天五夜。农场主张冯良向专家求救,“现在一些稻穗谷粒已开始抽芽,如果水再不退去,可能会造成绝收”。
  孙健下田查看了稻田受淹情况,建议他视周围水位情况,及时抢排田间积水。“受淹后,稻田肥分流失较多,植株活力下降,退水后,要及时冲洗水稻叶片泥浆,并根据稻苗长势,适当补施肥料,恢复水稻生长活力。”孙健说。
  在鑫森农业公司的蔬菜基地里,记者看到,积水虽已退去,但台风和强降雨将蔬菜基地冲得一片狼藉,农户们正在清理枯萎的蔬菜。该公司经理王春明告诉记者,这160亩蔬菜基地主要种植有机松花菜、黄瓜、草莓、茄子等农作物,现在松花菜已基本绝收了,“这可怎么办?现在还能补种松花菜吗?”
  省农业厅农技推广中心蔬菜专家胡美华告诉王春明,这批松花菜的根系已经腐烂,当务之急是清理基地,抓紧开沟排水,整地后,可补种晚熟品种的松花菜,明年4月左右可以上市。“农户还应根据市场行情选择适宜品种,避免蔬菜因冷空气到来积温不够而带来严重减产,可以补植一些晚熟的莴苣、青菜等,也可以改种豌豆、马铃薯。”胡美华说。
  对于畜禽养殖场(户)而言,眼下救灾的重点是彻底清理畜禽栏舍和养殖场内的环境、无害化处理死亡畜禽。据了解,海盐全县因“菲特”强台风灾害,已死亡生猪21117头、禽类183.3万羽。海盐农业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确保妥善处理好死亡畜禽,灾后第一时间他们就派专家组赴各养殖基地,实地指导养殖场(户)处置。截至11日晚12时,全县死亡畜禽已全部按要求作了无害化处理。记者从省畜牧兽医局了解到,目前,该局已调拨给灾区畜禽无害化处理袋5万余个,无害化处理受灾死亡畜禽1030多万只,生猪32.1万头。同时还要求各地严禁屠宰经营染疫或被淹死的畜禽,严禁无检疫合格证、无免疫耳标或病死畜禽上市。
  史济锡强调,从当前情况看,强台风“菲特”和洪涝灾害带来的影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各地农业部门务必增强信心,鼓足干劲,迅速落实排涝降渍、肥水管理等措施,对绝收田及时改种、补种,做好种畜禽的补栏,尽快恢复灾后生产。受灾地区要严格做好畜禽圈舍、饲养器具以及周边环境的消毒灭源工作,防止次生灾害;加强流通监管,防止病死畜禽产品流入市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要加强组织领导,继续全力以赴,深入一线抗灾救灾;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救灾与恢复生产的合力。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提升信心,稳定“米袋子”“菜篮子”很重要
  据农业部门初步统计,截至10月12日16时,全省粮食作物受灾面积495.7万亩,成灾222.9万亩,绝收51.1万亩。其中晚稻受灾462.9万亩,占全年晚稻播种面积的39.5%,增加了全年粮食生产任务完成的难度。
  很多农户关心,灾后恢复生产的种子供应准备如何?有保障吗?“全省灾后储备种子供应充足,现有农作物备种550万公斤。等到各地统计数据出来后,将视农户需求进行调剂,如把杭州市余杭区的种子调到余姚,必要时将动用储备种子。”浙江省种子总站吴伟同时提醒灾区,把好晚稻种子质量关,能入库的多入库。“菜篮子”方面,记者从省农业厅农技推广中心了解到,据初步统计,受“菲特”台风和涝灾影响,我省蔬菜瓜果受灾面积190余万亩,导致地产蔬菜供应量大幅下降,但外地蔬菜调运量将加大,所以蔬菜供应总体是有保证的。虽然近阶段蔬菜价格有所上涨,但预计到11月底12月初,补种蔬菜将开始上市,届时蔬菜价格会逐渐回落,恢复正常。
  目前,我省各地正抓紧调拨种子、调运苗种,为农户育苗、补播改种提供方便。“由于补种的蔬菜可能在12月左右集中上市,为此,农户一定要根据各地市场行情来种植,切不可盲目补种同一种蔬菜。”胡美华特别提醒道。
  截至13日,台风已造成我省损失畜禽1175.9万头(只),其中生猪34.7万头、家禽1101万只。因此,有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是,市场供应能保障吗?价格会不会飙升?
  省畜牧兽医局畜牧处负责人任锦芳告诉记者,假如接下来没有重大疫情或重特大自然灾害,市场畜禽供应特别是元旦、春节期间的畜禽供应不会受影响,价格将稳中有涨。他认为,一方面,这次灾情是局部性的,遭灾较重的是余姚、海盐等地,受灾畜禽数占全省的比重并不大。“三季度我省存栏生猪近1380万头,出栏1693万头,能繁母猪150多万头,数量维持在高位”。另一方面,灾情发生后,肉价并未大涨,反而略有下跌,尤其是国庆后,价格十分稳定。
  对畜禽种苗的供应,任锦芳认为,尽管个别地区如余姚的商品鸡等生产受到较大影响,但只要养殖户提出需求,畜牧部门将全力以赴做好沟通、协调,帮助生产企业在省内甚至从省外引种、调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