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金华特刊

把农交会办成金华农民的节日

金华市副市长蔡健就第九届金华·华东农交会答记者问

  •   □金华日报记者 周朗明 本报记者 陈小平
      第九届金华·华东农业科技新成果展示交易会开幕在即,记者就展会相关问题专访了金华市副市长蔡健。
      记者:第九届金华·华东农交会即将开幕,金华市多年连续举办该展会是出于什么考虑?
      蔡健:自1999年以来,我市已成功举办了8届华东农交会,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这个展会已成为浙江乃至华东地区的精品农业展会。我们举办本次农交会,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扩大流通,促进增收;二是展示成就,树立形象;三是科技引领,加强交流。我们希望通过推进农业区域交流及贸易,促进农业企业与科研院所双向直接的科技交流,为我市农业转型升级引进更多的好产品、好品种、好项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发展。
      记者:今年农交会的主题是什么?主要有哪些特点?
      蔡健:本次农交会的主题是“绿色产品、生态农业、美丽田园”,与往届农交会相比,本届农交会呈现出三大特点:
      一是规模较大。本届农交会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展会设立展示、展销两个区,展示面积2000平方米,展销区面积6000平方米,展位500个以上。展会期间,将有参展单位600多家,科技成果展示单位超过50家,参与网上展示和交易的农业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800多家,预计参会人数将超过5万人次。
      二是内容丰富。本届农交会除了传统的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农产品精品展和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外,新增了大学生“村官”展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科技创新论坛等专题活动也更加丰富,还组织本地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集中开展农产品网上宣传和推介、网上交易和洽谈,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新型农产品流通业态发展。
      三是注重节俭。本届农交会贯彻“求真、务实、效能、节约”的原则,删繁就简,经费预算比去年削减了40%。为了节俭办展,今年农交会各类活动的仪式和程序都进行了精简。
      记者:本次农交会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什么目标任务?
      蔡健:本次农交会的指导思想是展示金华农业“两区”建设成就、现代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和名特优新农产品,着力搭建农业科技的高地、农业招商的平台,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品牌安全意识,进一步拓展农产品市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把农交会办成金华农民的节日、金华农业的盛会。
      展会主要内容包括展示、展销、贸易洽谈、咨询讲座、网上农交会,另外还安排了一些专题活动。我们的预期目标主要有四项:一是引进合作农业科技成果40项以上;二是农产品现场交易金额2000万元以上,签约金额2亿元以上;三是推介农业招商项目100个,达成合作项目50个;四是评选出金奖和优质农产品100只。
      记者:与往年相比,今年农交会新增了哪些内容,有哪些看点值得推荐?
      蔡健:今年的农交会,组委会精心搭建载体,精心安排内容,有不少内容是首次出现,值得一看。比如今年新增的农产品精品和创意农业展,将集中展示近年来我市在各级评比中获奖的农产品,入选省“农业吉尼斯”的产品以及本地传统特色农产品,展示我市创意农业的发展成果。又比如今年新增的大学生“村官”展区,该展区将由组委会统一布展,各县(市、区)推荐并组织大学生“村官”“吆喝”当地特色农产品。我们的农业发展,不仅产品、产业层次要升级,宣传推介的理念、方式和主体也要升级,这次组织大学生“村官”推介当地农产品,就是我们的一次新尝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