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省农办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开门纳谏听意见 七条举措惠农家

  □本报记者 陈鎏琰 通讯员 孔朝阳
  本报讯 “每年下基层、进乡村、到田头调研次数不少,但是主动深入农户的调研不多……”“对农村新兴产业,农业发展、农产品销售、农民创业、农房贷款等难点问题研究不深;在工作推进和项目安排上,一些项目安排存在锦上添花现象……”“有时以抓大事、抓重点为由,掩饰作风上的大而化之现象,亲力亲为做得不够……”近日,省农办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将征求到的379条(次)意见建议归纳为“四风”方面存在的40个问题进行分类整改落实。会议由省委副秘书长、省农办主任章文彪主持,省委第十督导组成员出席会议。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省农办坚持开门纳谏听意见,领导班子成员通过“走亲连心”等活动,深入农户倾听农民群众的真实声音,掌握第一手材料,为省里制定下一步强农惠农政策提供依据。根据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认真查摆问题,从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政治纪律等方面深刻分析原因,落实整改举措,切实把“转作风、进农户、促增收”活动落到实处,努力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让农村面貌加快得到改善。
  省农办围绕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的战略部署和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目标要求,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首要任务,起草下发了相关文件,着力培育新兴产业,提升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来料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的发展,扩大家庭经营性收入来源;大力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和“百万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拓展农民创业就业领域,巩固工资性收入;启动实施农民持股计划,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针对农民增收面临的挑战,认真组织开展助农增收活动,把培育农民增收新增长点作为重点,扩大农民增收渠道,巩固优势增收来源,拓展新的增收门路。今年前3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6122元,同比增长10.3%,实现了农民的稳定增长。
  同时,省农办坚持立说立行,即知即改,梳理出7个方面的问题,制定7条政策举措,明确了每个问题整改的具体时间和责任人。下一步,省农办将着力推进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抓好村庄建设规划,全面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5年计划,加快推进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出台一批相关政策,推进新农村智库平台建设;切实抓好农村改革试验,以国家级和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为载体,深化农村改革;做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加快扶贫政策制定;组织县(市、区)编制新一轮异地搬迁五年规划,修改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加快推进特别扶持计划;加强农家乐工作协调,规范农家乐转型升级标准,解决农家乐的建设用地指标问题;进一步加大“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职业农民;加快各类培训资源整合,全面建设省级“农民大学”;进一步明确指导员工作内容,充分发挥指导员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深入基层听农民群众的真实声音,努力掌握农村调研的第一手材料,及时发现农村改革发展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抓好政策落实督查和已出台政策的绩效评估工作,把省农办的工作延伸到农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