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水产养殖互助保险为受灾渔民雪中送炭

  □本报记者 姚力丹
  本报讯 不久前的强台风“菲特”给我省渔业生产带来重创。台州市海味鲜渔业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李普友告诉记者,他们总共养了6万条鱼,“菲特”让他们损失了四五百万元。“还好今年我们有十个网箱参加了省渔业互保协会的水产养殖互助保险,前几天,协会的工作人员已经来查看过我们的损失情况了,定损后,我们可以获得赔款140余万元。有了这笔‘救急钱’,我们恢复生产有希望了!”李普友说。
  我省是水产养殖大省,也是风暴潮灾害多发地区,每年都有不少渔民深受其害,渔民对水产养殖保险的呼声很大。但由于水产养殖模式和养殖品种的多样性,加上投入大、风险高、灾害损失大等特点,多年来商业保险形式的水产养殖保险一直未得到推广。
  近年来,我省越加重视农业保险工作。今年3月,省委、省政府出台的1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收入持续普遍较快增长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将渔业互助保险试点拓展到水产养殖业、渔业基础设施等,支持发展农民互助保险。为了突破水产养殖保险的困局,省渔业互保协会从2011年就开始委托相关机构在全省沿海地区开展了海水养殖风险调查和研究工作,经过前期筹备,协会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先行选择了浅海贻贝养殖、海上网箱鱼类养殖、浅海紫菜养殖三个项目,并于今年7月正式启动了水产养殖互助保险试点工作。这是我省乃至全国迈出的探索水产养殖保险互助保险的重要一步,也是真正将水产养殖纳入渔业风险保障体系的突破性举措。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苍南、平阳、椒江等地的61户贻贝养殖户、10户网箱养殖户参加了水产养殖互助保险,保额达到2931.2万元。
  省渔业互保协会会长过建富告诉记者,“菲特”台风过后,为了帮助会员尽快恢复生产,协会立即成立了三个理赔工作小组陆续奔赴受灾情况较为严重的温州苍南、平阳南麂岛和台州地区进行现场勘探,并与其下属的15个办事处和3个理赔服务中心形成快速联动机制,明确理赔要件,加快审批速度,保障服务质量。同时启动了“967202”全省渔业互助保险统一报案平台,接受渔民受损报案。“为了尽快帮助渔民恢复生产,我们启动了‘精简材料和手续、快速理赔’的工作程序,赔款会很快到达投保渔民手中。”过建富介绍,从明年开始,协会将积极争取把海水养殖互助保险纳入政策性补贴范围,并陆续推出南美白对虾、甲鱼、青蟹等具有我省代表性养殖品种的互助保险试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