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力丹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四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暨第二届全国检测技能竞赛浙江预赛上,来自金华代表队的刘莉、温州代表队的杨飞萍、杭州代表队的张乐分别获得农业实验工、畜禽产品检验员、水产品质量检验员第一名,并被省人力社保厅授予“浙江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近日,记者专访了三位获奖选手,听听她们是如何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的。
刘莉:对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
刘莉,第四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农业实验工第一名。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食品科学和工程专业,2007年进入金华农药检定管理站工作。
对于刘莉获得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农业实验工第一名,很多人都觉得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她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队伍中可谓大名鼎鼎。2011年,刘莉就代表我省参加农业部主办的“首届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检测技术人员大比武总决赛”,并取得农残定量组个人第二名的好成绩。
说起这次参赛前的准备,刘莉告诉记者,自己很重视这次竞赛,但是由于日常工作比较忙,所以只能把竞赛准备和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尽可能利用业余时间加强自身理论学习,与检测同行交流探讨,主动向行业专家请教学习。“要想取得好成绩,更多的是靠平时的积累。”刘莉说,自己很喜欢研究检测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和要点,在日常检测工作中也总是精益求精。“我认为规范细致的检测应该是一种常态,不仅是在竞赛中,在日常检测中更应该做到。所以业余时间我就经常在专业检测论坛中参与讨论技术问题,检测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竭尽所能地去搞透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学到很多,进步很多。”
作为一名基层农产品安全检测人员,刘莉平时的工作量非常大。2005年,金华市被省农业厅确立为我省30个无公害基地监控试点之一,刘莉所在的金华农药检定管理站需要负责对全市20个无公害蔬菜基地进行动态监测,每天把检测结果反馈给农民并上报省农业厅和行业主管部门。作为检测室的技术骨干,刘莉一直致力于钻研提高实验室检测技术水平,保证检测质量。在她的带领下,实验室从2007年开始转换了新的行业标准,检测技术水平和检测准确性不断提高,正是在刘莉的努力下,金华农药检定管理站的检测技术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检测技术从落后到过硬、仪器设备从良莠不齐到配套齐全、实验室从几乎没有管理到通过省级计量认证和机构考核。
要想取得好成绩,总是要克服许多困难。刘莉坦言,由于金华市农产品检测工作发展史较短,当时接手这块工作时,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主要是靠自己摸索。“尤其是最初几年的技术提升过程中,有大概一年的时间,我经常独自在检测室里加班到晚上9点多。”刘莉回忆说。
虽然任务重、压力大,但是刘莉无怨无悔。“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乎每一位老百姓的身体健康,我认为从事这项工作要有高度的严谨性和责任心,技术要不断提高,管理要不断改进,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一定要始终如一,丝毫不得马虎大意。”刘莉告诉记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将继续科学严谨、一丝不苟地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金华农产品质量检测水平提高发挥一点作用。
杨飞萍:十年间完成检测数据3万余条
杨飞萍,第四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畜禽产品检验员第一名。毕业于浙江大学植物保护系,2003年8月进入温州市农产品检验测试中心工作。
带着一副斯文的眼镜,扎着马尾辫,很年轻,这是杨飞萍给人的第一印象。不过她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时间可不“年轻”。从2003年进入温州市农产品检验测试中心工作以来,杨飞萍已经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战线”上奋斗了10年了。“很开心,也很意外,因为每个选手都很优秀。”聊起这次竞赛获得第一名的感受,杨飞萍显得很开心,她告诉记者,自己非常重视此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赛前就根据竞赛方案对理论知识进行强化,熟悉现场操作考核检测项目,“在复习中,虽然考题如大海捞针,但我很享受这样的学习过程,在平时,我通过多做、多想、多学、多问、多看来提高自己的农产品检测技能。”杨飞萍说。
作为一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战线”上的“老兵”,杨飞萍的工作成绩有目共睹。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从参加工作至今,杨飞萍一共完成省级、市政府下达的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2800余批次,共计检测数据33600余条,完成土壤农药残留及养分检测近1000批次,共计检测数据近2000条。正是这些检测数据,有力确保了温州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当地农民合理使用农药起到了积极地指导作用。同时,从2008年开始,杨飞萍还参与温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建设,在这期间,她统计和分析监测数据1万余条,获得了大量温州市基地、市场质量安全情况的第一手数据,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我非常热爱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因为它和千家万户的健康息息相关。”杨飞萍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检测人员,精湛的检测技术是开展检测工作的重要保障,在平时工作过程中,总会碰到一些检测技术上的问题,每当这时,她就会仔细查阅文献,和同事探讨,向同行请教,不放过每个细节。
对于今后的目标和打算,杨飞萍告诉记者,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农业检测工作者,她将不断锻炼自己的职业本领,提高业务水平,和同事们一起努力,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更好地发挥温州市农产品检验测试中心的作用。
张乐:牢记责任才能守住神圣
张乐,第四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水产品质量检验员第一名。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2004年进入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实验中心工作。
虽是80后,可年纪轻轻的张乐已是杭州市农科院实验中心检测室的主任了。在这次竞赛中,她以90.1的高分摘得水产品质量检验员的桂冠。“取得好成绩很开心,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荣誉和激励,同时也是对我及同事多年来检测工作的认可。”张乐说。
作为检测室主任,张乐肩上的担子可不轻松。除了要负责杭州市的水产品药残检测外,她还要负责实验室的检测质量控制工作。“锻炼检测技能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主任,我更要起到带头作用。”张乐告诉记者,要想提高检测本领,关键要靠平时积累。“在日常工作中,我对行业的动态比较关注,比如说新出的法律法规、操作规范、标准检测方法等,我都会及时学习。在检测中,我会努力多思考多练习,特别在考虑检测步骤是否会影响检测结果时,我会多做一些比较性的实验来验证,碰到问题不断钻研反复求证。”“这些年,从政府到老百姓都越来越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这是好事情,但也意味着我们检测人员的工作任务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重。”说起多年工作体会,张乐非常强调“责任”这个词,“农产品质量检测结果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直接依据,因为检测是在产品消费之前进行的,所以检测工作能及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出预警,这就更加要求我们检测工作者恪守职责。”她告诉记者,在检测工作中,检测标准方法多,对从事一线检测的工作人员来说,很多检测方法需要进一步摸索比较,这是一项很耗费时间和精力工作,只有心里牢记责任,才能坚守好这份神圣的工作。
成绩代表过去,对于未来,张乐已经做好了新的规划,“我会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检测方法,学习新检测设备的应用,努力提高检测能力,同时还将参与一些新的检测标准和方法的开发,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一些调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