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廷尚 通讯员 朱霄波
绍兴市上虞区秋收冬种现场会。 丁整 摄
秋去冬来,秋收的热闹场景渐渐远去,冬种的大幕徐徐拉开。在这个农忙季节,我省各地农机部门、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机手们积极投入生产中,修农机、收稻谷、清粮仓、翻田地……唱响了秋收冬种的主旋律。
机械化作业成靓丽风景
入秋以来,嘉兴市部分地区的晚稻早熟品种开始赶晴抢收,拉开了今年嘉兴晚稻收获的序幕。
在嘉善县罗星街道的马家桥村,笔者看到,晚稻常规早熟品种的田块里,金黄的稻穗饱满喜人,收割机正来回作业。“今年的稻谷很饱满,品质好,产量应该也不错。”村民金治法告诉笔者,有了收割机,稻谷收获要比以前轻松多了。
据了解,今年嘉兴市约有1580台收割机参与秋收,175万亩晚稻的机收率将达95%以上,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时,对于外来跨区作业的收割队伍,该市农机部门也在各地设立了服务点,为供需双方服务。
在余姚市三七市镇田螺山粮食农机专业合作社,32台烘干机每天忙个不停,为农民提供稻谷烘干服务,合作社烘干机每天能烘干稻谷40万—50万斤,且质量好于自然晒干稻谷,受到农民欢迎。为帮助农民解决销售等难题,该合作社还与宁波大专院校签订粮食购销合同,实现从田头到市场的对接。这个秋收季节,他们为周边3000多农户提供农机服务,服务面积超过3.5万亩。秋收后,又马上为农民提供小麦、油菜、越冬蔬菜育苗等服务,当好秋收冬种“保姆”。
在绍兴,该市85个烘干中心的600余台烘干机开足马力,合计批次烘干能力约6500吨,确保了该市晚稻谷能及时烘干,实现丰产又丰收。
后勤保障服务有力到位
针对今年秋收冬种工作特点,绍兴市农机部门多措并举做好各项后勤保障工作,确保秋收冬种工作顺利完成。
据了解,该市农机部门成立了6个秋收冬种农机工作小组,深入一线开展秋收冬种相关工作的指导和帮助,重点抓好农机物资的组织供应工作,组织有关单位落实好农机维修配件,在全市范围内共设立30余个农机维修网点,确保维修服务及时到位。
同时,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在全市范围内组建农机区域服务中心,提供机械收割、油菜机收、粮食烘干等秋收冬种重点农机作业服务。此外,绍兴市农机部门还与石油供应部门协商,落实1000吨农机专用柴油,保障秋收用油。
奉化市农机管理站把工作做在前头。早在10月中旬,就为40多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近百名农机手开了“小灶”,强化联合收割机操作、维修技术培训。该站组织人员深入到西坞、江口、岳林等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了解秋收冬种生产准备和农机具维修保养情况,帮助农机户做好农机维修调试工作。目前,奉化市已有230多台联合收割机投入晚稻收割。
秋收冬种期间,该站还成立农机抢修小分队,开通农机服务热线,双休日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值班,一旦发生农机故障,农机户只要打个电话,技术人员就会下田头抢修。同时,做好农业机械调度工作,5家农机经销商准备了价值上百万元的各类农机具和配件,以满足秋收冬种需要。正是这些有力到位的后勤保障服务措施,为我省秋收冬种机械化生产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机收作业忙服务到田头